长理交换传输实习报告

长理交换传输实习报告

ID:20706585

大小:4.41 MB

页数:18页

时间:2018-10-15

长理交换传输实习报告_第1页
长理交换传输实习报告_第2页
长理交换传输实习报告_第3页
长理交换传输实习报告_第4页
长理交换传输实习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长理交换传输实习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城南学院通信工程交换传输实习报告姓名学号实习指导老师单树民、胡双红、蔡汪洋、高明实习指导老师曹敦、代玲莉、吴志敏、王新、蔡春娥实习地点长沙理工大学现代通信实验室实习时间2013年12月23日至2014年1月10日指导老师评语:实习成绩等级:指导老师签名:日期:序言本次交换传输实习时间为期三周,从15周周一至17周周四,根据分组,我分至城南2组中进行实习,实习安排为先学习光传输部分,学习光传输之后再学习程控交换。本次实习地点在长沙理工大学理科楼B-304机房,实验室内包括SDHMetro1000,OSN2000,C&C08交换机等设备

2、。实习过程中,认识各个设备的基本结构及构造,认识设备中的单板,了解各个单板的作用,并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E-Bridge平台配置数据,实现SDHMetro1000以及OSN2000功能,在配置好C&C08交换机的数据后,在E-Bridge中加载配置好的数据,在观察通话过程,交换机的工作过程等等。下面就是具体实习过程。第一部分程控交换设备一、程控交换设备实习目的和要求1、实习目的:了解交换机的发展历程,了解程控交换的过程及其原理,学习C&C08交换机,学会如何配置C&C08交换机,使之能够正常运行。2、实习要求:要求认识C&C08设备的

3、构造,并学习如何配置并使用C&C08交换机。实习过程中要爱惜设备和爱护实习场所。学习的过程中要服从指导老师的安排,严格遵守学习纪律。二、程控交换主要设备硬件结构介绍在学习交换传输的过程中,经过了解,得知整个交换机的发展历程,从最原始的第一代交换机人工交换机,到第二代的步进制交换机,第三代的纵横制交换机到现在的程控交换机。实验室中的程控交换实验平台中,由用户配线架、C&C08程控交换机、E-Bridge服务器、学生电脑终端、电话机等设备组成。下面介绍一些主要设备的硬件结构。1、C&C08交换机在整个程控交换的学习过程中,我们甚至,C&

4、C08交换机是最主要的设备,整个交换都是由此设备进行控制。C&c08交换机基本组成图如图1所示。图1C&c08程控交换机基本组成图不过在此次实习的实验室里,由于我们是进行模拟实习,没有那么多的用户,因此将用户框安装在中继框与时钟框中间的空处,而且没有装时钟框和BAM两部分。在C&C08交换机中,用户框的主要单板是ASL(A32)单板,该块单板提供32路用户接口(BORSCHT),ASL单板在一个框内有19块,同时还有2块DRV单板,DRV单板用于提供32路DTMF收号器,用于驱动半框的HW信号、串口和时钟,当然,在用户框中还有不得缺

5、少的电源板PWX,该单板提供-48V电源,供设备的用户框能正常运行。用户框的标配图如图2所示。图2用户框的标配图在C&C08交换机的中继框中,有16块DTM单板,DTM单板是局间数字中继接口,每板含2个PCM,60条中继,满配时是16块DTM,960DT,支持配合不同的信令设备支持多种业务。SET座有两块,HW和NOD的配线座,2个SET分别提供半框HW和NOD。C&C08程控交换机中继框的标配图如图3所示。图3中继框标配图在C&C08主控框内,也有许多单板,例如电源板PWC,主控管理单元MPU,交换单元BNET等等。主控框标配图如

6、图4所示。图4主控框标配图在图4所示的主控框标配图中,MPU单板为主控单元,负责控制SIG板信号、信令信号接受,控制NET板处理呼叫续接等等功能。主控框的NOD单板负责MPU与用户框和中继框内的单板的通信,每个SM含11个NOD槽位,每块NOD板提供4个主节点,每个主节点含1个邮箱,1个串口和1个CPU。主控框的BNET板,是模块间交换网板,两块BNET板处于主备用状态,在4K*4K交换网络中,提供128条HW,每条HW提供32时隙,速率为2.047Mbps,其中有64条HW固定分配给系统资源,另外64条自由分配给用户和中继。而SI

7、G板负责提供各种用户音,包括拨号音、忙音、辅助代答等等。主控框内的MFC插槽,兼容MFC(多频互控板,1号信令的多频记发器),LAP(协议处理板,可分配LPN7,LPV5等等)。介绍完前插板之后,再来就是交换机的背板,在交换机的背板中,有许多线缆,最重要的就是HW线以及NOD线。HW线:HighWay传递话音的高速同路,分为用户HW线和中继HW线两种,分别完成用户框和中继框与主控框BNET板的连接,实现单T时隙交换,分配原则是每用户框2根HW线,每DTM板2根HW线,每根HW电缆中内含4根HW线,共16根电缆,布线方案是用户框从上到

8、下排,DTM板从下往上排。NOD线:信令线,NOD主节点信令线分为用户信令线和中继信令线。MCB背后有11个信令线的插接位置,每插接位置提供四组信令线,配置NOD时遵循“先中继后用户”的原则。用户信令线的配置是一分为四,一个用户框2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