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生物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ID:20739925

大小:2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15

生物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_第1页
生物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_第2页
生物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_第3页
生物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_第4页
生物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物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生物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www.  cZ文  章来源初中教师网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高考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3+X”的文理小综合模式高考,试题越来越侧重以能力立意这一主题。根据高考中题目的立意和表达形式的新变化,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己成为当前生物教学的目标。而要提高学生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对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是关键。下面谈谈笔者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一点做法。  一、联想思维品质的培养  联想是指在对生物学问题的思维过程中,从多角度、多方面地考察问题,从事物的多种多样的联系中去认识事物,了解事物间的相互联系,从而逐步掌握具有生物学学科特点的思

2、维规律。为此,生物教学中应特别注意为学生创造条件联想,引导他们学会联想,思维层层深入,使学生在明确知识内在联系的基础上获得知识,思维能力得到更大的提高,形成良好的联想思维习惯。例如,在复习细胞中的化合物“水”的相关知识时,就可以指导学生多层面、多角度、大跨度地联想,可以联想到水与细胞结构、与新陈代谢、与生态因子对生物的影响、与水污染、与生物进化、与人体内环境的稳态等等的关系。通过联想,就可以形成一张庞大的知识网络体系。下面仅列出水与细胞结构、代谢的关系:  (1)含水量与代谢强度、生物抗性的关系  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越大代谢越强,反之代谢越弱。但是生物的抗逆性与之相反,二者比

3、值越大抗逆性越弱,比值越小抗逆性越强。  (2)细胞中产生水的结构及代谢过程  在叶绿体基质中通过暗反应合成有机物的过程产生水、在线粒体中通过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产生水、在核榶体上通过氨基酸的脱水缩合作用产生水、植物高尔基体上在合成纤维素的过程中产生水、动物肝脏和肌肉中合成糖元时产生水、细胞核中DNA复制和转录过程中产生水、ADP生成ATP时产生水。  (3)利用水的代谢过程  大分子有机物的消化、糖元分解、ATP水解、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光合作用的光反应等均需要水。  二、对比思维品质的培养  对比是通过对两个或两类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似点、不同处,从而辨

4、析两个事物的异同点和内在的必然联系。对比思维也是学生在生物科学学习中应该具备的一种思维品质。通过对两个生物知识的对比,能加深对所比较的两个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例如,在学习植物的矿质营养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矿质代谢与水分代谢进行对比区别,对比两者在吸收的主要部位、吸收原理、影响吸收的外界因素、运输途径、利用特点等方面的异同,从而加深了对这两个知识点的掌握,也理解了“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与水分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的深刻含义:“独立”表现在吸收的原理不同,水分吸收的主要原理为渗透作用,而矿质元素的吸收属于主动运输;“相对”表现在两者间存在有联系:①矿质元素必须溶于水中才

5、能被吸收②矿质元素的吸收能增大根细胞液浓度,促进对水分的吸收③两者吸收的主要部位相同。  三、逆向思维品质的培养  逆向思维是为了达到某一目标,将通常考虑问题的思路反转过来,以背逆常规、常理、常识的方式,出奇制胜地找到解决问题的良策的一种思维方法。英国细菌学家弗来明为了深入研究葡萄球菌,便对葡萄球菌进行人工培养,但在培养的过程中,因青霉孢子的侵入,葡萄球菌被杀伤,使培养失败。这时弗来明便把注意力反转到破坏他实验的青霉孢子身上,最终发现了可以使人类平均寿命延长10年的抗菌素。  在指导学生解题的过程中有意识地使用逆向法进行思考,将有助于学生打破思维定势,开阔思路,提高学生应变能

6、力,提高了解题的速度和准确性。  如下例: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既白化病又患红绿色盲的男孩。问:在这对夫妇的子女中,①患红绿色盲的概率是多少?②患白化病的概率是多少?③两病兼发的概率是多少?④完全正常的概率是多少?⑤只患其中一种病的概率是多少?  分析:①②③④题按正常思维可解得答案为:①1/4②1/4③1/16④9/16;第⑤题按正常的思路解答为:只患其中一种病的概率=只患白化病的概率+只患色盲的概率=3/16+3/16=3/8,但首先需要算出只患白化病的概率(3/16)和只患色盲的概率(3/16),比较复杂,但若指导学生倒过来思考:只患其中一种病的概率=1-完全正

7、常的概率-两病兼发的概率=1-9/16-1/16=3/8,则显得很简洁,大大提高了解题的速度,也活跃了学生的思维。  四、发散思维品质的培养  发散思维也称扩散思维、辐射思维、求异思维,是指在思维过程中,不拘泥于一点或一条线索,而是从已有信息出发,尽可能向各个方向扩展,不受已知的或现存的方式、方法、法规、范畴的约束,并且从这种扩散、辐射和求异的思考中,求得多种不同的解决办法,衍生出多种不同的结果。发散思维可以使人思路活跃、思维敏捷、办法多而新颖,能提出大量可供选择的方案、办法和建议,特别能提出一些别出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