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论视角下的公共场所英语标识语的翻译

目的论视角下的公共场所英语标识语的翻译

ID:20748345

大小:5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5

目的论视角下的公共场所英语标识语的翻译_第1页
目的论视角下的公共场所英语标识语的翻译_第2页
目的论视角下的公共场所英语标识语的翻译_第3页
目的论视角下的公共场所英语标识语的翻译_第4页
目的论视角下的公共场所英语标识语的翻译_第5页
资源描述:

《目的论视角下的公共场所英语标识语的翻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目的论视角下的公共场所英语标识语的翻译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国力日益增强,我国与世界的交流广泛而深入,城市公共场所的双语标识越来越多,但各种英语不规范现象也随处可见。本文以翻译目的论为理论基础,对当今公共场所标识语的英文翻译现状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翻译准则。  关键词:目的论、英语标识语、翻译  引言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各国之间交往日益增多,社会各界对英语的需求日益增长,英语已自然成为中国一种通行的国际交流语言,使用英语的范围也日益扩大,在城市公共场所、旅游景点中,中英双语标识语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

2、。但是随着城市双语标识语的增多,各种英语语用错误和不规范现象也随处可见——有些翻译没有从译文的预期功能考虑,没有顺应英语语言文化的特点和英汉语言的差别,无法达到与原文相近的宣传和警示告知的效果;有些语法语用错误得让人匪夷所思,这极大地影响了我国对外交流的国际形象。准确的公共场所英语标识的翻译,可以更好地体现该地的文化沉淀和城市的精神风貌,因此,研究标识语的翻译规范,包括内容的界定、翻译原则、翻译方法、法律法规、制定强制性统一的翻译参照就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理论基础  “翻译目的论”(skopostheory)是德国功

3、能派翻译学家Reiss、Vermeer和Nord等从翻译行为的目的性出发提出的一种翻译理论。该理论的核心原则是“目的准则”:“任何翻译行为都是由翻译的目的决定的,简而言之,就是‘翻译的目的决定翻译的手段’。”(ReissandVermeer1984:101;转引自Nord2001:29)该理论超越了传统的“等值”或“等效”的翻译观,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译学界的“直译”和“意译”、“动态对等”和“形式对等”、“异化”与“归化”的二元对立。该理论认为:只要能达到翻译的目的,对原文既可以采用逐字直译的方法,也可以采用完全改写的方法,

4、或者采用介于两者之间的任何翻译策略。而评价一篇译文的优劣,并非是看它对原文的等值程度(equivalence,包括功能等值),而是看它对于翻译目的的“适宜性(adequacy)”,即是否有助于在译语情境中实现译文的预期功能。“翻译目的论”为翻译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二、公共场所标识语错误现象分析  目前,对于公共场所标识语的翻译,国内翻译界在“标识语的功能应侧重于应用价值”这一点上基本达成了一致,然而,在实际的翻译过程中,又出现了一些问题,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项:  1、对基本规则的了解不清晰——汉语拼音和英文混写  常见

5、的拼音和英文混写,大多数出现在街道名称和路牌上,主要错误是专用名用汉语拼音而通用名用英语,例如:“南京西路”,常被人翻译成NANJINGovementofvehicles,people,etc,inaparticularplaceorforaparticularpurpose”既流动的车辆、行人,所以用在这里并不合理。这里用“transportation”更加准确。“transportation”意思为“theactoftransportingorthestateofbeingtransported”指的是交通运输。这种错误

6、产生的原因在于译者没有很好的把握该词语的意义和使用环境,只对各个词语进行了逐个翻译对等,却没有考虑该标识语的整体意义和用法。  4、对文化差异的体会不够  众多翻译学者常年致力于跨文化的翻译研究,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翻译中不可忽视。翻译中应该充分考虑受众的思维习惯。例如如公共汽车上的“老弱病残孕专座”被译为“fortheold,sick,disabled,andpregnant”,乍一看去,意思表达清晰,无可厚非。然而在中国文化中,人们对长者有一种仰慕和尊敬之情,认为年老是智慧和慈善的象征,是有经验,有阅历的表现。但是在西方文

7、化中,老却是被认为是风烛残年,虚弱无力。如果单按照字面翻译成“fortheold……”,没有考虑受众的文化因素,可能会使礼貌用语变成歧视性的语言,引起外国乘客的不适。其实我们可以直接引用方公交车上的用语“courtesyseat”,既能达等效又使读者感到文化被尊重和推广的亲切感。  三、以“翻译目的论”为依据的公共标识语翻译准则  标识语具有指示性、提示性、强制性等应用功能,其翻译具有明显的目的性,在翻译时应根据目的采用相应的翻译方法,达到与原文功能相近的传递信息和宣传的效果。  1.规范性  标识的翻译要注意规范性。对于上

8、文提到的路名的翻译,早在1977年第三届联合国地名会议上就有国际标准。国务院、中国地名委员会、城乡环境保护部、国家语委、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等部门也都先后对地名使用汉语拼音翻译做了强制规定。因此,译者必须按照相关规定,确保翻译的规范性,便于理解和沟通。  2.准确性  处理一些中英文对照的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