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偶标准-上海社会科学院

择偶标准-上海社会科学院

ID:20758933

大小:229.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0-15

择偶标准-上海社会科学院_第1页
择偶标准-上海社会科学院_第2页
择偶标准-上海社会科学院_第3页
择偶标准-上海社会科学院_第4页
择偶标准-上海社会科学院_第5页
资源描述:

《择偶标准-上海社会科学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择偶标准:五十年变迁及其原因分析徐安琪内容摘要:本文以上海、哈尔滨两城市3000多个已婚男女的样本资料证实,健康和老实可靠始终是各年代最重要的择偶标准,表明人们对婚姻的基本要求仍以稳定、长久为主导。由于非正常年代贬损物质需求、压抑人性欲望的影响,学历、职业、收入、住房等社会经济条件和容貌、身材等生理条件,在以往几十年的入选率甚低,只是在80年代后才倍受重视。择偶取向回归模型的分析结果未支持以往文献“年长者和职业层次较低者在择偶时更关注对方的经济条件”以及“青年人择偶时的经济考虑减少但更看重可以转化为物质的潜能”的假设,

2、对已婚者目前的择偶标准与当初理想择偶取向的比较研究也显示经济考虑有所强化。作者认为“生存环境越接近现代化,人们越看重浪漫爱情”是超越国界的总趋势,但这并非意味着择偶标准的经济取向与感情取向的相互对立。UsingthedatafromasurveyconductedinShanghaiandHarbinCities,thepresentarticleemploysregressionmodeltoidentifythemostimportantmate-selectionpreferences.Thefindingssh

3、owthathealthandloyaltyhavebeenthemostsignificantstandardsforyoungChinesetochoosetheirpotentialspousesduringthepastseveraldecades,indicatingthatChinesepeoplestillvaluethestabilityandlong-lastingofmarriage.However,sincelate1980s’,peoplebegantopaymoreattentiontosoc

4、ioeconomicandphysicalconditions,includingeducationalandoccupationalbackground,incomeandhousingconditions,aswellasoutwardappearance,whichhadbeennotseriouslyconsideredbefore.Theresultsdidnotfindanyevidencetosupportthepreviousstudieswhichhypothesizedthatpeoplewhoar

5、eovermarriageableageandhavealoweroccupationalstatusgenerallygavemoreconsiderationtoeconomicfeaturesofthepotentialmatesandthatyoungpeoplepaidmoreattentionnottorecenteconomicstatusbuttothepotentialswhichcouldbetransformedintomaterialgainsinthefuture.Theauthorbelie

6、vesthatthemoremodernizationofourlivingenvironment,themoreattentiongiventoromanticlove.Althoughthisisanoculturalboundarytrend,itdoesnotmeanthatthereexistsacontradictionbetweentheeconomicandemotionalconsiderationswhenweareintheprocessofmale-selection.择偶标准也就是男女选择结婚

7、对象的条件或要求。在以往社会,婚姻并非是个人的私事,选择谁与自己终生相伴,也不完全取决于当事人的喜好和意志,而更多地受家庭制度、社会价值和和风俗习惯的制约。择偶也因此成为家庭社会学倍受重视的研究课题。从西方的经典文献看,被更多地引用和为实证研究所支持的择偶理论,并非是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或温奇的“需求互补”理论,而是“同类匹配”、“资源交换”和“择偶梯度”理论。11“同类匹配”即人们总是倾向于选择与自己的年龄、居住地、教育、种族、宗教、社会阶级以及价值观、角色认同等相近或类似的异性为配偶(马温,1918;古德,1

8、964;凯特,1976;莱斯利,1979;约翰逊等,1984)。“资源交换论”在择偶领域的解释是,人们为某一特定的异性所吸引,是由其所能提供的资源决定的,假如某人的某一资源不足,可以更多地提供另一资源作为补偿,如在包办婚姻中,劳动力、彩礼和新娘的价格是最常见的交换,容颜姣好也可以被用来交换诸如社会经济地位、爱和关心以及自我牺牲等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