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说明方法的考题类型的转换

关于说明方法的考题类型的转换

ID:20768731

大小:2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5

关于说明方法的考题类型的转换_第1页
关于说明方法的考题类型的转换_第2页
关于说明方法的考题类型的转换_第3页
关于说明方法的考题类型的转换_第4页
关于说明方法的考题类型的转换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说明方法的考题类型的转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关于说明方法的考题类型的转换关于说明方法的考题类型的转换关于说明方法的考题类型的转换贲友晖    把目光投向前几年的中考语文命题,就不难发现,在现代文阅读这一板块中,说明文阅读作为不可缺少的部分,几乎在每一个地区的中考考题中都出现了考查说明方法的题目。就以2001年的中考考题为例:    2001年江苏无锡市中考试题的第17题:    文章最后的两节使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有哪几种?    2001年江苏扬州中考试题的第16题:    文中运用的说明方法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    从上面两例可以看出,这类试题在设计上几乎没有什么两样,甚至可以说是千篇一律;学生在答题时,也几乎没有什么难度。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样的题型根本不能考查出学生的真正水平,即使对说明方法掌握得很差的学生,也可以从应该掌握的9种说明方法中蒙出一二个来,或许还能全蒙对。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形,就完全违背了命题人的初衷,达不到中考的目的。看来,改变这种考题的考法已势在必行。当然,其间,在一些地区的中招卷中,考查说明方法的题目也不乏好的题型。    如2001年江苏南通市中考试题的第12题:    文中与“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

3、园林的标本”说明方法相同的一句是:____________。    这一试题之所以被大家认为出得好,其一,它要求考生首先辨析所给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其二,又要求考生再从文章里找出一句与所给句子用的说明方法相同的一句。这就需要考生要做两个方面的工作。如果对所提供句子的说明方法辨析错误的话,可能蒙到与例句采用相同说明方法的句子的几率就更加小了。平时基础知识较差的同学,解这道题时难度就会大为增加。    又如2001年江苏苏州市中考试题的第19题:    第段画线部分,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这

4、样写是为了着重说明___________。    这一试题摆脱了传统的在题中单纯考查说明方法的习惯,在考查说明方法的同时,还重点考查了使用这种说明方法的作用。所以,这道题的考查虽然还没完全避免“蒙”对的偶然性,但即使蒙对了前面两个短空,后面的那个长空是怎么也蒙不出来的。不过,这类试题在前几年的中考试题中出现的频率还比较少,还不能真正地起到培养学生能力的作用。    随着“新课标”新理念的渗透,各地在中招试题中都对新的教学方式进行了反馈。通过对近几年中考语文试题的分析,尤其是对近两年来的语文试卷的分析,我们惊喜地发现:命题者

5、在对说明方法的考查中,已不再出那种单一的纯知识型的试题了,更多地是从考查学生的能力出发去命题,基本实现了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综合实践立意”方向的转化。这是一次飞跃,更是一次突破。这里我们不妨再举几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    如2003年黑龙江省中考试题的第13题:    选文中的划线句为什么采用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又如2003年山东青岛市中考试题的第11题:    本文第段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有________和______,试根据自己的理解说出运用说明方法的目的。    再如2003年江苏苏州市中考

6、试题的第18题:    文中所说的“路面”是一种比喻的手法,请你说说这个比喻的作用。    更令人振奋的是2003年福建泉州市中考试题中设计的一道4分题,题目是这样的:    请就本文的说明方法自主命题,设计一道简答题并作答。    设计这样的考题,实在是颇有创意,煞费苦心,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综合2003年以来各地中考试题中对说明方法的考查,我们发现,这些题目在考查学生思维结果的同时,更多地是注重考查学生思维的过程。这样的考题,既考查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能力,又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确是一种好题型。这些

7、题目还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始终围绕说明方法的作用这一知识点立意命题,尽管考题的问法不尽相同,但它们的答案往往都遵循从不同的角度去答说明方法的作用这样的规律。所以学生们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善于总结,找到答这类题的规律。为了让大家能更好地掌握这类考题的答题规律,在此对常见的几种说明方法的一般作用作如下概括,供大家参考:    举例子:使说明的对象更具体、更形象,便于读者理解和认识。    分类别:使文章说明的条理十分清楚。    打比方:能够形象生动地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列数字:能把说明对象的特点说

8、明得更准确无误,令读者更信服。    作诠释:能通俗地介绍或解说事物或事理的性质与特点。    作比较:能够更加突出强调说明对象的特点。    下定义:能够科学、准确而简明地揭示说明对象的本质特点,使说明更加严密。    列图表:能够直观、形象地说明比较抽象、复杂的事理,给人以清晰明了的认识,便于比较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