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择校费”还要选个“良辰吉日”

取消“择校费”还要选个“良辰吉日”

ID:20772815

大小:2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16

取消“择校费”还要选个“良辰吉日”_第1页
取消“择校费”还要选个“良辰吉日”_第2页
取消“择校费”还要选个“良辰吉日”_第3页
资源描述:

《取消“择校费”还要选个“良辰吉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取消“择校费”还要选个“良辰吉日”    广东省分管教育的副省长宋海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择校费”取消的前提主要是看教育资源是否公平。在当前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必须有一整套科学的办法来解决问题,否则,单纯宣布取消“择校费”,还不到时候。  对于人神共愤的“择校费”,公众大都热切期盼早日取缔。然而,广东省主管教育领导则“冒天下之大不韪”,反其道而行之,声称取消“择学费”时机还尚未成熟,等待良辰吉日择机行事。  至于广东省关于取消“择校费”时机不到的论调,听起来似乎冠冕堂皇,实则不值得一驳。一是分管教育副省长宋海的“择校费”使用“公开透明论”

2、,他认为,在目前的情况下,择校费如果用得合理,公开透明,对于学校和教育资源的发展是有好处的。  在笔者看来,宋副省长的想法有点天真可笑。首先,收取择校费与国家制度法规相悖。其实,关于择校费,国家早有明确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免收学费,免试、就近入学,不允许招收择校生,也不允许变相收取择校生。再者,择学费本是一笔糊涂帐。诚然,择学费如果用的公开透明,的确是件好事。可在此之前,我们更关心的是,这些钱到底用在了什么地方?有的学校说与教育主管部门分成了,有的说去扶持薄弱学校了,而对百姓来说,则完全是笔糊涂账。进一步讲,对国家直接投入教育经费而言,还尚不能做

3、到公开透明,更遑论择校费了。此外,政府有逃避责任嫌疑。从义务教育层面上讲,教育本身是公共产品,政府应该全力投资教育,不能借国有财力不足的借口,而以各种名义收取轻则几千元,重则数万元的“择班费”、“转学费”、“借读费”、“尊师费”、和“计划外招生费”等等。  另一个是广州市长张广宁的会产生“新的不公平论”。他以为,择校费不是简单的“要取消就取消”,而是应该在均衡教学资源的前提下,否则没有了择校费,可能就有很多走后门,产生腐败,产生新的不公平。  从逻辑上讲,张市长的看法和判断,有着一定道理。择校费被取消后,尽管富家子弟无法“合情合理”地用金钱,买

4、到进入名校的“通行证”,但也并不意味着金钱之外的权力等手段进不名校的校门。因此,假设真的取消了“择校费”,则这些名校极有可能变成“权力学校”。  可是,在笔者看来,尽管取消“择校费”会带来新的不公,但是,不取消“择学费”更会制造更多的“不公”。因为,它不仅违背了教育公平原则,超出了国家税收免征税的范围,也无法通过正常采价渠道进入物价指数统计范畴,更加重了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尤为严重的是,会对家境贫困的学生制造起点上的不公平。由于这部分学生家长没有雄厚的经济基础,不少品学兼优的学生因交不起昂贵的“择校费”,而被名校拒之门外,因此,近年来,不断出现

5、因交不起择校费的“秀秀”们,以选择自杀的极端方式,来控诉国内基础教育的畸形发展。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之本,之起点,之底线,而教育不公,则是社会最大的不公。就“择校费”来说,没有国家哪一条法律说是可以收取的,也不是说政府的某些个领导说暂不取消“择学费”就是“合法”的收费,所以,根除这个寄生在教育的“怪胎”宜早不宜迟,最好马上取消,而不要等个良辰吉日,“择机”取消。  红网·吴睿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