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总复习基础百题(6)

初中语文总复习基础百题(6)

ID:20775907

大小:2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16

初中语文总复习基础百题(6)_第1页
初中语文总复习基础百题(6)_第2页
初中语文总复习基础百题(6)_第3页
初中语文总复习基础百题(6)_第4页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总复习基础百题(6)》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初中语文总复习基础百题(6)  细读下列两首诗,完成17~19题。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淮上与友人别郑谷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17.两首都是写离愁别绪的诗,但诗的表现手法却不同,李白的诗偏重  ,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郑谷诗则  ,抒发了友人之间的离别之苦。  18.古人论诗有云:“一切景语皆情语”,意即描写景物也是为了抒情。李白诗中可为例的一句是:  .  19.下面是对两首诗的赏析,不

2、当的一项是  A.两首诗都生动地表现了朋友分别之苦,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B.两首诗都极力通过描绘景物,渲染离别的气氛。  C.李白诗情感表现热烈奔放,而郑谷诗情感表现则含蓄委婉。  D.两首诗都着力强调分离的“距离之远”,突出了友人之间的深厚情感。  阅读《卜算子咏梅》这一首词,完成20-22题。卜算子·咏梅毛泽东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眷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20.作者歌颂梅花的高尚品格,为什么要多次提到春天,下边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写

3、“春归”“春到”,交代梅花开放的背景,暗示政治形势的发展变化。  B.预示“春天”就要到来,表现出诗人坚定的信念和乐观豪迈之情。  C.通过春天里的烂漫山花衬托出梅花不与群芳争春的崇高品格。  D.以春天为线索展示梅花的俏丽,以梅花的高洁反衬春天的美好。  [答]  21.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来咏梅,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请举例说明。  [答]  22.同样是写梅花,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和陆游的《卜算子咏梅》有着明显的不同,“专题·荷”中写荷的诗文也是多姿多彩的。请你举例说说为什么会出现

4、这种现象。  [答]  17、直抒胸臆借景抒情  18、杨花落尽子规啼  19、B  20、D;  21、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举例恰当,分析具体即可。例如“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这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描写梅花在百花盛开时笑逐颜开的样子,表现她崇高的精神境界,体现出诗人积极乐观的精神。  22、这些诗文视角不同、立意不同,作者的经历不同、情感不同、反映的价值观不同,作品也就不相同。如,同是咏梅,同是借物抒情,毛泽东笔下的梅花是积极乐观的,“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和“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

5、笑”,表现了诗人乐观豪迈之情;陆游笔下的梅花则是寂寞凄凉的,抒发的是孤傲清高之情。同是写荷,《爱莲说》借莲言志,赞美坚贞刚正的气节和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芙蕖》则强调莲的实用价值:可鼻、可口、可用。  更多推荐      初中语文总复习基础百题      初中语文总复习基础百题  初中语文总复习基础百题      初中语文总复习基础百题  初中语文总复习基础百题      初中语文总复习基础百题  初中语文总复习基础百题      初中语文总复习基础百题  初中语文总复习基础百题      初中语文总复习

6、基础百题  初中语文总复习基础百题      初中语文总复习基础百题  初中语文总复习基础百题      初中语文总复习基础百题  初中语文总复习基础百题      初中语文总复习基础百题  初中语文总复习基础百题      初中语文总复习基础百题  初中语文总复习基础百题      初中语文总复习基础百题  初中语文总复习基础百题      初中语文总复习基础百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