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教育界“三高症”蔓延

警惕教育界“三高症”蔓延

ID:20779193

大小:2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16

警惕教育界“三高症”蔓延_第1页
警惕教育界“三高症”蔓延_第2页
警惕教育界“三高症”蔓延_第3页
资源描述:

《警惕教育界“三高症”蔓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警惕教育界“三高症”蔓延  自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到现在已经30年了。每当一年一度的高考来临,学校、老师、莘莘学子和家长都会处在高度紧张的备战状态之中。  的确,近几年高考大战愈演愈烈,应试教育所暴露出的种种社会问题和弊端,令国人担忧。  按理说,学校追求高升学率、学生追求高分数、家长追求让孩子上重点学校,圆大学梦,获得高学历,本无可厚非。但是,如果视其为惟一奋斗目标,片面地追求“三高”,忽略素质教育,就会偏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曾几何时,从幼儿园、学前班、小学、中学到大专院校,师生、家长最关心的是考分,最担心的是“考糊”了

2、,最开心的是名题金榜,最伤心的是名落孙山。上初中的外孙给我发过一条短信:“考场如战场,成败分数量,冲过高考关,方能上青天。”看来,“分数决定论,高考定终身”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高升学率和名校,好学习成绩和好学生,高分和高能,高文凭和高素质,在人们的心目中也划上了等号。  盲目追求“高升学率、高分数、高学历”的风气,正形成一股强有力的冲击波,给学校、老师、家长和学生带来巨大的压力。教与学中,“只要主课成绩好,副课好坏不重要”的倾向也应运而生。“古有煮酒论英雄,今有考分定乾坤”的强劲头,迫使学校比拼高升学率。为多出高考状元,学校千方百计,用

3、心良苦,老师含辛茹苦,学生又累又苦,家长则甘愿受苦。我曾听孩子们唱过两段顺口溜“小考天天有,大考三六九;上考下考,左考右考,内考外考,中考年考,考得糊了,还要补考”“走进学堂讲的是分,同学之间比的是分,回到家里问的是分,睡觉梦里梦见高分”。学、学、学;考、考、考;分、分、分,似乎成了校园协奏曲的主旋律。  近年来,高考大战暴露出的社会问题也逐年增多,花样翻新。考场风波此起彼伏,作弊现象屡禁不止,高招骗局时有发生,甚至不惜利用高科技手段。片面追求“三高”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流行病。高考这根指挥棒牵扯着社会的每一根神经,把人们逼进了“应试教

4、育”的怪圈。为此,最近前教育部部长何东昌上书中央,呼吁全社会关注素质教育,直击应试教育的要害。  百年大计,教育第一。我们应清醒地看到,应试教育模式已经成为制约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瓶颈。在社会进入高科技时代的今天,如何转换机制,强化素质教育,在普及初等、中等教育的基础上,加快普及高等教育的进程,是应该提到政府部门的议事日程上来了。教育部门、招生管理部门,更应站在改革的前沿阵地,积极稳妥地加以引导、推进,以有效遏制“三高症”的蔓延流行。  教育改革是惠及子孙后代的大事,也是关系民族前途命运的大事,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笔者以为,应尽快在教育界开

5、展关于应试教育弊病的专题讨论,旨在让大家对“高分不等于高能,高文凭不等于高素质,高考成功不等于终生成功”有个明确认识。同时,改革高考招生录取办法,采取文化课考分和综合素质分相结合的办法,实行毕业证、素质合格证和学校推荐证三证并举。这样既有利于改变学校重分数不重素质的倾向,也可避免因考场一时失利而导致低分高能人才的埋没。在学校教育中,应强化素质教育,注重能力培养,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和谐共处,学会崇尚科学和发明创造,以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栋梁之材。应借鉴国外先进教育经验,减负减压减少考试,提倡快乐学习,轻松接受教

6、育,重实践重实用。针对贫困地区教学条件差、师资力量弱的情况,高考录取分数线应适当降低,实行政策倾斜,亦可就地就近定点定向专培,既为改变贫困地区现状留住人才,也使学业、择业、就业、创业更趋系统化、专业化、科学化、规范化。山西日报·刘银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