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网络谣言特点、成因、危害及应对策略.doc

浅谈网络谣言特点、成因、危害及应对策略.doc

ID:20792128

大小:24.64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16

浅谈网络谣言特点、成因、危害及应对策略.doc_第1页
浅谈网络谣言特点、成因、危害及应对策略.doc_第2页
浅谈网络谣言特点、成因、危害及应对策略.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网络谣言特点、成因、危害及应对策略.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谈网络谣言特点、成因、危害及应对策略班级:给排水三班学号:20145607名字:李嘉琳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新媒体产业的飞速发展,微博、微信,论坛等新媒介方式和网络平台的出现对政治、文化以及人们生活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借助现代信息技术,通过这些方式和平台,网络谣言不再局限于特定人群、特定时空、特性范围传播,其传播速度与影响范围呈几何级数迅速增长。网络谣言轻则侵犯公民或社会组织的个体权利,重则造成社会恐慌,危害国家安全。要有效地遏制网络谣言的传播和不良影响,就必须从政府、媒体、受众三个方面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2、关键词:网络谣言特点成因危害应对策略一、网络谣言以其特点谣言,指的是没有相应事实基础,却被捏造出来与事实不同甚至相反并通过一定手段推动传播的言论。如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发射性物质泄漏后,民间疯传的“吃碘是可以防辐射”这一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谣言,导致一天内各大超市的食用盐被抢购一空,当即时引发了一场全民抢盐风波。而网络谣言则是指通过网络介质(例如邮箱、聊天软件、社交网站、网络论坛等)而传播的没有事实依据的话语。主要涉及突发事件、公共领域、名人要员、颠覆传统、离经叛道等内容。与一般的谣言相比,网络谣言:1.传播范

3、围更加广泛,跨国、跨洲、乃至全世界;2.传播速度更快,呈几何级数迅速增长;其传播途径更多样化,凡是网络所涉及之地都极有可能为网络谣言的传播路径之一;3.传播途径也更为复杂,出现了网络谣言、口头传播、传统媒介的交错互动现象。4.传播过程更难控制,网络媒介的“草根性”和“便捷性”给网民提供了自由发布信息的平台,每个网民都能够自主地参与到信息的传播过程中来。二、网络谣言的成因网络谣言之所以形成和传播,有着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的原因。从客观方面来说:1.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

4、之间存在巨大矛盾,社会的转型使各种社会矛盾相互交织,各种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相互碰撞,社会意识多元、多样、多变,正确与错误、先进与落后、主流与边缘的思想和观念相互交织,一些社会团体便容易迷失自我,产生一定的社会负面情绪。这时候某些网络谣言便悄然滋生,去干扰和迷惑人们的视野。2.社会权威消息难以全面,公开表达,存在缺失、滞后和模糊。1947年,Allport&Postman给出了一个决定谣言的公式:谣言=(事件的)重要性×(事件的)模糊性;他们在这个公式中指出了谣言的产生和事件的重要性与模糊性成正比关系,事件越重

5、要而且越模糊,谣言产生的效应也就越大。当重要性与模糊性一方趋向零时,谣言也就不会产生了。要想终止谣言的传播,就应及时披露事件的真相,所谓:“谣言止于真相”。因此当一些重大事件发生时,在受众最需要了解事情真相的关键时期,政府部门却未及时发布有效的权威消息,这种消息的真空状态便成为了谣言产生的催化剂。如2010年2月20日,關於山西一些地區要發生地震的消息通過短信、網絡等渠道瘋狂傳播,直至21日上午,山西省地震局才發出公告闢謠。因此,由於聽信「地震」傳言,山西太原、晉中、長治、晉城、呂梁、陽泉六地幾十個縣市數百萬群眾

6、2月20日凌晨開始走上街頭「躲避地震」,山西地震官網一度癱瘓。1.法律法规的缺失。由于网络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网络世界的日新月异,目前为止,对于网络社会生活仍未有一套被普遍接受和遵守的完整的法律法规,从而导致使用网络的人的行为没有收到适当的监管和约束,其言论的发表也变得相对的更自由。从主观方面来说:1.谣言传播者的非理性因素:提醒或变革意识报复性意识打击竞争者—制造对竞争者不利的网络谣言,让其广泛传播,从而使其成功达到目的。自我表现意识—如在网上疯传的经过PS后期处理的习近平主席为妻子拎包图片。无目的的戏耍或玩乐2.

7、网民缺乏足够的辨析能力,道德与科学文化素养的不足,为谣言传播提供了可乘之机。大部分受众一般都报着一种以娱乐为主的心态去接受来自网络上的种种信息,网络信息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使他们懒得去思考判别,也没有习惯去用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去分辨信息的真伪,如中国新晋导演、知名演员姜文几年内“被去世”六次,并次次遭到网友的疯转直到姜文本来出来声明事实。而且无独有偶,事实上,“被去世”的不仅仅只有姜文一个人,美国歌手阿姆、刘德华、成龙等人皆因许久没在公众面前活动而“被死亡”。一、网络谣言的危害“几乎每一次社会不安现象的出现,都有谣言

8、的鼓动和伴随。”网络技术的迅速崛起与网络法制建设的相对滞后共同为网络谣言的滋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谣言不再局限于特定人群、特定时空、特性范围传播,其传播速度与影响范围呈几何级数迅速增长,对社会稳定产生了巨大的威胁。1.网络谣言加剧社会恐慌,危害公共安全,危害民众利益。网络谣言,网络传播速度极快,加之造谣者往往“语不惊人死不休”,网络谣言便会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