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村蹲点调研报告

xx村蹲点调研报告

ID:20795151

大小:2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6

xx村蹲点调研报告_第1页
xx村蹲点调研报告_第2页
xx村蹲点调研报告_第3页
xx村蹲点调研报告_第4页
xx村蹲点调研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xx村蹲点调研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XX村蹲点调研报告XX村蹲点调研报告XX村蹲点调研报告  XX庄村蹲点调研报告  根据县委要求,我于5月下旬在XX庄村进行调研。通过调研,掌握了XX庄村的实情,加深了对农业、农村及农民问题的认识,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思路,对群众急需解决的问题力所能及地进行了帮助解决。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XX庄村的基本情况  XX庄村共72户、236口人,耕地面积484亩,20xx年人均纯收入5526元。村内经济来源以种植、养殖和劳务输出为主,种植呈粗放型模式以种植白薯、玉米、花生为主,经济效益不高。全村外出务工人员有30人。从以上数据可以表明:农业经济处于该村主导地位,

2、务农收入是百姓群众的主要经济来源。该村在20xx年被确定为后进支部,经过县委和镇党委的引导和扶持,已于20xx年底顺利转化。该村虽然已经完成后进支部转化的工作,但是,由于该村经济基础薄弱,资源贫乏,同时正在进行新民居建设,因此,尚存在一些问题未得到解决。  二、调查情况与思考  通过与村干部交流,入户走访,召开座谈的等形式,我对他们所反映的一些情况与问题经过初步梳理,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基础薄弱  该村村民主要以传统种植、养殖为主,缺乏优势主导产业带动,村集体经济基础薄弱,是制约本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该村位于县城北部,距离县城较远,且交通不便。村

3、民主要种植作物为玉米、花生、白薯。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发展后劲不足。  (二)新民居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该村目前在进行新民居建设,已经完成了宅基地及房屋的清点丈量工作,虽然工作进行比较顺利,但村民仍然存在一些后顾之忧。首先,新民居安置点与村庄原址距离较远,将来会造成村民务农的不便;其次,搬进楼房之后,客观条件不允许村民就近发展传统的副业,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村民的经济收入;再次,楼房生活费用较高,以目前该村的收入水平来说,村民的生活压力会增大。  三、解决问题的举措  (一)改善产业结构  针对于该村经济基础薄弱,产业结构单一问题,我建议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改革:一方面,可

4、以充分利用该村土地平坦的优势,发展多样化的种植产业,增加土地的产值。  (二)推进新民居建设  针对于新民居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建议可以采取以下几项措施:第一,新民居安置点与村庄耕地距离较远,村民务农不便,可以与周边几个村庄进行协商,在农忙时节  为村民统一安排交通工具,定时定点接送村民,为村民提供便利;第二,可以引导村民将新民居腾出来的空地进行统一规划,发展规模种植与养殖,这样不仅有利于该村产业结构调整,更有利于村民收入的提高;第三,  这次XX庄村蹲点调研活动时间虽短,但我做到了一是思想上重视、精力上到位;二是以小见大、以点带面,深入实际,从具体问题入手,从

5、一些小事情着手,深入研究推进新农村发展的战略;三是密切了联系,增进了感情,既让群众感觉到我们的干部是认认真真地在为群众做工作、谋利益,也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群众的可亲可敬之处。可以说,这次蹲点调研活动是我的难忘经历和宝贵财富。第二篇:X村蹲点调研报告900字  XX村村蹲点调研报告  根据县委的统一部署,我于5月下旬在XX村村进行调研,通过座谈会、走访农户等形式,对XX村的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等,开展了为期5个工作日的调研活动。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XX村村的基本情况  XX村村共53户、241口人,耕地面积273亩,20xx年人均纯收入5274元。村内经

6、济来源以种植、养殖和劳务输出为主,种植呈粗放型模式以种植白薯、玉米、花生为主,经济效益不高。  从以上数据可以表明:农业经济处于该村主导地位,务农收入是百姓群众的主要经济来源。由于该村经济基础薄弱,资源贫乏,因此,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二、调查情况与思考  通过与村干部交流,入户走访,召开座谈的等形式,我对他们所反映的一些情况与问题经过初步梳理,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基础薄弱  该村村民主要以传统种植、养殖为主,缺乏优势主导产业带动,由于没有村集体企业等原因,村集体经济基础薄弱,且收入来源不稳定,是制约本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二)村民持续

7、增收乏力。  一是纯农业增收难。虽然近年来,各级政府出台了许多惠农措施,但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增收非常有限,纯农业收入所占比例非常低。二是产业带动增收难。虽然转移到二、三产业的农民逐年增加,但由于农民思想不够开放、素质和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农业转岗就业也只能在附近打工,无法获得较高的收入。  三、解决问题的举措  (一)产业结构调整  坚持走富民强村之路,关键要发展特色产业,壮大集体经济,要坚持富民为先,千方百计增加村民收入。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抓住农业结构调整这条主线,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最大限度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