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婚姻形势下闪婚闪离现象的社会学分析

当前婚姻形势下闪婚闪离现象的社会学分析

ID:20812017

大小:247.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0-15

当前婚姻形势下闪婚闪离现象的社会学分析_第1页
当前婚姻形势下闪婚闪离现象的社会学分析_第2页
当前婚姻形势下闪婚闪离现象的社会学分析_第3页
当前婚姻形势下闪婚闪离现象的社会学分析_第4页
当前婚姻形势下闪婚闪离现象的社会学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当前婚姻形势下闪婚闪离现象的社会学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闪婚闪离”现象的社会学分析闪婚与闪离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一股快餐式的爱情和婚姻的潮流,那些选择快餐式爱情和婚姻的群体被称为“闪婚族”,其成员主要是年龄在20-30岁之间的青年。“闪婚”,顾名思义是指快结快离的闪电式婚姻。从其形成的过程来看,“闪婚”指的是两人在短暂的相识后,未经过一定时间的交往和相互了解而确立婚姻关系的一种快速的婚姻形式。这种都市情感快餐已在我国不少城市悄然登场,在当前中国有走向泛化的趋势。闪婚与闪离闪婚的类型很多,一般来说闪婚可分成如下几种类型:其一,感情冲动型。经过几天甚至更短时间的接触,男女双方感觉不错,感情迅速升温,很快就

2、完成了一系列情感与法律上的程序,携手走进了婚姻的神圣殿堂。其二,心灵空虚型。或者因为感情受过创伤,或者由于有过婚姻失败的经历,一些人在心灵异常苦闷迷惘感情无处寄托的时候,如果遇到合适的疗伤对象,必定会一拍即合,加入到闪婚的队伍中为了满足暂时的感情需求,把婚姻当成了可以挥之即来的止疼药。其三,利益速配型。有专家认为,目前社会发展的速度加快,社会竞争愈加激烈,人们承受的工作和生活压力随之增加,为了谋求更加稳定富足的生活,为了改变现状为了车房和绿卡,有些人就通过闪婚的办法来快速改变自己的经济地位。其四,从众型。从众是个人在社会群体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

3、,转变原有的态度,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随波逐流就是从众的最好写照因为人们认为跟随潮流总是安全的,不担风险的,所以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人喜欢采取从众行为,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减少内心的冲突。闪婚与闪离大量数据表明,我国以“90后“为代表适婚人群的草率结婚又轻率离婚的人数持续增加走高。“80后”,“90后”独生子女成为离婚高发人群,已成为婚姻管理部门、婚姻家庭专家和社会学家关注的社会问题。一组数据让人触目惊心:2006年,北京共有24952对夫妻办理离婚登记,其中有五分之一婚姻关系维持不到3年;三分之一在结婚5年内离婚;结婚不到1年就离婚的有970对

4、,有52对离婚的夫妻结婚还不到1个月。在这些离婚夫妻中,“80后”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而调查涉及的“80后”离婚案件中,有90%的夫妻双方都是独生子女。闪婚与闪离据婚姻登记部门统计,2009年全国共有230.5万对夫妻办理离婚手续。北京有25872对夫妻办理离婚登记,其中有20%的婚姻关系维持不到3年;33%在结婚5年内离婚;结婚不到1年就离婚的有1214对,有62对离婚的夫妻结婚还不到1个月.这些离婚夫妻中,80后占了相当大的比例。闪婚与闪离闪婚型离婚案件的特点:1、案件大幅度上升,所占离婚案件的比例不断增大2、恋爱时间较短,结婚时间不长即提出离

5、婚3、离婚当事人年龄普遍较小,一般不超过30周岁4、女性提起离婚诉讼的比例较大,案件的原告多为女方5、调解离婚和调解和好的比例均较大原因透析一、当代婚恋观念的巨大变化与过快的生活节奏伴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与变革,当前以80后,90后为代表的新生代群体已经成为最活跃社会力量,他们一方面受到传统社会观念的影响,同时也受到现代社会文化变革的熏陶,逐渐在社会运行的脉络中形成一种兼具传统精华和现代理性的新型婚姻家庭伦理观念,对于家庭与婚姻的态度已经与60后,70后迥然不同。同样,快节奏的现代生活对于年轻人的择偶与婚姻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原因透析二,自我

6、意识增强在强烈的现代意识冲击下,现代年轻人比以往更加的具有个性与自我意识,对于在共同的家庭生活中表现为不懂得容忍与容纳他人,很多闪婚的家庭更是因为琐碎小事而走上了闪离的道路。原因透析三,年龄与经验的局限闪婚与闪离现象,绝大多数产生于20-30岁的80后,90后之中,年轻人缺乏对于爱情与婚姻的正确认识,将两者过度美化,理想化,这往往是导致年轻人闪婚又闪离的原因。原因透析四,原有的家庭与生活方式的差异原有的生活方式导致了闪婚双方生活观念的差异,而在于缺乏深入了解的闪婚群体中,这无疑是阻碍着闪婚双方互相理解的重要因素。生活观念,生活态度的差异,是很多闪

7、婚家庭走向解体的原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