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传统建筑符号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pdf

浅谈传统建筑符号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pdf

ID:20826704

大小:312.14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16

浅谈传统建筑符号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pdf_第1页
浅谈传统建筑符号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pdf_第2页
浅谈传统建筑符号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pdf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传统建筑符号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建筑论坛与建筑设计·浅谈传统建筑符号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佟彤(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四川成都610031)【摘要】阐述了将传统建筑文化精神体现到现代建筑设计之中的重要性,探讨了我们应该如何的继承传统建筑文化。通过对错误和成功的实例研究,提出了应该提取传统建筑文化的精髓并且将之抽象、转化成一种符号,与现代的建筑设计手法相结合。【关键词】建筑符号;传统建筑文化;现代建筑【中图分类号】TU-86【文献标识码】A近现代建筑发展到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审2中国的传统建筑文化背景美观点的不断变化,出现了很多的建筑流派,相应地形

2、成了很多建筑语言。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这中国古建的发展历史悠久,其造型及结构特色鲜明,独些西方的建筑文化也进入中国,很多建筑设计者对本土建筑树一帜,在建造技术及艺术手法上都是人类历史上一笔不可风格产生了所谓的审美疲劳,继而盲目照抄照搬西方的建筑多得的财富。虽然由于材料的局限性及历史原因,许多伟大形式,以致在国内掀起了一股欧式风格,使得许多城市具有趋的建筑都不复存在了,留下的只是极少数的一部分,但是古同性,缺乏自己的个性和特点,少了本土的味道。建筑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及艺术魅力像泉水一样源源不断地随着文化艺术

3、的发展,尤其是进入本世纪以来,人们越给当今的建筑师们以设计灵感及创作激情。来越意识到:“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反映在中国传建筑是有很强的地域性的,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气候、统文化和传统建筑形式在现代生活中仍具有很强的生命力。生活文化、风土人情和地区历史文化,使得不同地区的建筑所以使得人们不得不思考,难道对于我们传统建筑的态度就应该是不同的。这样,建筑就不仅仅是一个具有某些功能服只有是摒弃吗?难道我们传统建筑真的就与现代的建筑形务于人类的物体,而且在某些方面能够反应出更深层次的涵式那么格格不入吗?如今很多建筑师开始反思我

4、们的本土义,是能够唤起人们的某些记忆或者情感的建筑,这应该是建筑,思考如何将传统的建筑符号元素融合到现代建筑设计建筑更高层次的要求。现在中国有很多历史文化名城,无论中去。是北方还是南方都有一定数量保存下来的不同特色的传统文化建筑或者历史文化保护片区,构筑了拥有丰富传统建筑1建筑符号学的理论背景符号的城市环境。因此,在这些城市的建筑设计中应用符号符号学理论在20世纪40年代开始盛行于欧美,首先是学的方法具有很适合的环境条件。在文学领域中流行。在20世纪50年代符号学开始应用到3对应用传统建筑符号的种种错误理解建筑领域,经过几

5、十年的发展之后,逐渐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关于建筑符号学理论。建筑符号学的研究基础是把建筑看如今的国内建筑设计市场,出现很多对传统建筑元素符作一种语言,记录了具有时代特征的社会存在,可以被认为号片面理解和运用的情况。但总体说来,大概有两种倾向,第是一种符号或由符号组成的系统。不同的建筑符号或符号一种就是打着中式的旗号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复古或者复辟;系统体现出建筑的差异性,表达出不同的文化和信息。建筑第二种倾向就是把这两种东西进行一种拼凑,进行一种混合,符号学主要探讨建筑对象作为表意的符号,其信息传递过程而不是一种创新。笔者认为这两

6、种倾向都应该反对。因为他的规律,从而为如何读译和传递建筑信息提供方法基础。它们在现代设计中吸取传统建筑形式、传统室内装饰、以及中式的主要内容包括句法学、语义学和语用学。园林的设计元素都只是为了一种“需要”,而不是发自内心,更在符号学意义上,建筑的外观、材料、用途等等,都从各谈不上是对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尊重,带来的是建筑设计文化自的使用功能中抽象出来,获得非建筑学的文化意义,从而上的混乱。一些地方的建筑设计只是将传统建筑局部构件如形成一个类似语言符号系统的意指系统。建筑元素依照意屋顶、斗拱、窗等简单地嫁接到建筑当中,产生的效果

7、却不能义生成的规则相互组合,向人们传递视觉信息。建筑符号的令人满意。不伦不类,不像是建筑创作的进步而是倒退。可意指系统由诸多建筑元素的集合和建筑规则所组成的代码构成,符号通过建筑代码生成意义。由于建筑符号学对建筑[收稿日期]2009-04-30文化信息差异的敏感性,故在实践中对特定文化环境下的建[作者简介]佟彤,女,硕士研究生,从事建筑设计及其理筑创作具有更突出的指导作用。论方向研究。四川建筑第29卷2009109133©1994-2010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

8、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建筑论坛与建筑设计·见这种简单地将传统元素直接嫁接到现代建筑的方法是不被大家认可的。因为这只是对建筑符号学的片面的理解,并没有真正理解传统建筑符号的文化内涵。4对应用传统建筑符号的方式探讨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应该就像盐融于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