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方法分析

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方法分析

ID:20826897

大小:112.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0-16

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方法分析_第1页
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方法分析_第2页
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方法分析_第3页
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方法分析_第4页
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方法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方法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方法的分析1电力系统可靠性概述可靠性(Reliability)是指一个元件、设备或系统在预定时间内,在规定条件下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可靠度则用来作为可靠性的特性指标,表示元件可靠工作的概率,可靠度高,就意味着寿命长,故障少,维修费用低;可靠度低,就意味着寿命短,故障多,维修费用高。现代社会对电力的依赖越来越大,电能的使用已遍及国民经济及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现代社会的必需品。电力系统是由发电、变电、输电、配电、用电等设备和相应的辅助设施,按规定的技术经济要求组成的一个统一系统。发电厂将一次能源转换为电能,经过输电网和配电网将电能输送和分配给电

2、力用户的用电设备,从而完成电能从生产到使用的整个过程。电力系统的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图1电力系统基本结构图6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可靠性工程理论开始逐步引入电力工业,电力系统可靠性也应运而生,并逐步发展成为一门应用学科,成为电力工业取得重大经济效益的一种重要手段。目前已渗透到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制造、建设安装、运行和管理等各方面,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图2所示。可靠性工程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元件故障数据统计和处理可靠性数学理论电源可靠性输电系统可靠性配电系统可靠性大电力系统可靠性可靠性管理电气主接线可靠性负荷预测可靠性设备预诊断故障分析可靠性指标预测

3、建设安装质量管理最佳检修和更换周期的确定运行方式可靠性定量评估可靠性工程教育图2可靠性工程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所谓电力系统可靠性,就是可靠性工程的一般原理和方法与电力系统工程问题相结合的应用科学。电力系统可靠性包括电力系统可靠性工程技术与电力工业可靠性管理两个方面。电力系统可靠性实质就是用最科学,经济的方式充分发挥发、供电设备的潜力,保证向全部用户不断供给质量合格的电力,从而实现全面的质量管理和全面的安全管理。因此,一切为提高电力系统、设备健康水平和安全经济运行水平的活动都属于电力工业可靠性工作的范畴,都是为了提高电力工业可靠性水平所从事的服务活动。通常,评价电力

4、系统可靠性从以下两方面入手[2]。(1)充裕性(adequacy)—充裕性是指电力系统维持连续供给用户总的电力需求和总的电能量的能力,同时考虑到系统元件的计划停运及合理的期望非计划停运.又称为静态可靠性,即在静态条件下电力系统满足用户电力和电能量的能力。充裕性可以用确定性指标表示,如系统运行时要求的各种备用容量(检修备用、事故各用等)百分比,也可以用概率指标表示,如电力不足概率(LOLP),电力不足时间期望值(LOLE),电量不足期望值(EENS)等。(2)安全性(security)—安全性是指电力系统承受突然发生的扰动,如突然短路或未预料到的失去系统元件的能力

5、,也称为动态可靠性,即在动态条件下电力系统经受住突然扰动且不间断地向用户提供电力和电能量的能力。安全性现在一般采用确定性指标表示,例如最常用的N-1准则,以及在某一特定故障下能否维持稳定或正常供电等。在电力系统发展规划和运行规划时,特别是电源规划中,评估可靠性经常使用充裕性指标。在电网规划和运行管理中,评估可靠性经常使用安全性指标。电力系统可靠性是通过定量的可靠性指标来量度的。为了满足不同应用场合的需要和便于进行可靠性预测,已经提出大量的指标,其中应用较多的主要有以下几类。(1)概率:如可靠度、可用率等。(2)频率:如单位时间内的平均故障次数。(3)平均持续时间

6、:如首次故障的平均持续时间、两次故障间的平均持续时间、故障的平均持续时间等。(4)期望值:如一年中系统发生故障的期望天数。上述这几类指标各自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了系统的可靠性状况,各自有其优点及局限性。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往往是采用多种指标来描述同一个系统,使这些指标之间可以相互弥补其不足。比如,停电概率和频率指标不能给出停电的大小的量度,而期望值指标正可以弥补这一不足。在这些指标中,有的(如概率指标)既可用于不可修复元件和系统,又可用于可修复元件和系统,但频率和平均持续时间指标多用于可修复元件和系统。2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的发展由于电力系统故障多是随机发生的,而且很多故

7、障超出了系统工程人员的控制能力,因此一般说绝对的毫不中断地连续供电实际上是不可能的。为了尽量减少由于系统元件随机故障对系统供电造成的影响,在电力规划时,采用增加机组的办法,但是经济性和可靠性是相互制约的,增加投资可以提高可靠性,然而过高的投资违反了经济性的约束。为了摆脱经济性和可靠性约束之间相抗衡的困境,几十年来,设计规划人员一直在探索确实可行的判据和分析技术。早期的判据和方法是以确定性为基础的。四十年代,应用概率理论来定量描述和计算工程系统的可靠性技术引入了电力工程领域,但是当时这种方法一直没有得到广泛应用,主要原因是缺乏数据、受到计算工具的限制,而且工程人员

8、对这种方法存在偏见。六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