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考政治知识点梳理:交往的品德

2016年中考政治知识点梳理:交往的品德

ID:20833339

大小:2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6

2016年中考政治知识点梳理:交往的品德_第1页
2016年中考政治知识点梳理:交往的品德_第2页
2016年中考政治知识点梳理:交往的品德_第3页
2016年中考政治知识点梳理:交往的品德_第4页
2016年中考政治知识点梳理:交往的品德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6年中考政治知识点梳理:交往的品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16年中考政治知识点梳理:交往的品德2016年中考政治知识点梳理:交往的品德  为什么要感报答父母?  答:父母不仅赋予我们生命,而且含辛茹苦地哺育我们成长,教我们做人。  父母使家成为我们的情感栖息地、物质生活的后盾、安全健康的保障,娱乐天地、天然学校和今后发展的大本营。  母爱如水,父爱如山。  如何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答:孝敬父母既是道德义务,也是法律义务。  孝敬父母,对父母尊敬、侍奉和赡养,其中最重要的是敬重和爱戴。  孝敬父母要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上。  孝敬父母不是愚孝,也不是盲目的顺从,是在当代道德和法律基础上对父母辛勤劳动和养育之恩的报答。  诚实的含义?  

2、答:“诚“就是诚实无欺、诚实做人、诚实做事,实事求是;“信”,即有信用,讲信誉,守信义,不虚假。  为什么要诚实守信?  答:诚实守信,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  我们为人处世、与人交往,要讲究诚信。失信与人,就会产生信任危机。  为人诚实,严而有信,能得到别人的信任,也是自身道德的升华。  实实在在做事,是个人得以立足、事业成功的保证。  怎样做一个诚信的人?  答:言而有信,一诺千金;对人守信,对事负责。践约守信,实实在在做事。  坚持实事求是;发生利益冲突时,站在多数人的一边;站在长远利益一边;情与法冲突时,站在法律的一边。  根据具体情况作出诚信的正确选择。①在对人诚信和尊重他人隐

3、私相矛盾,要结合具体情况,坚持原则,权衡利弊,按照实际情况妥善处理。②在不是出于个人私利,而恰是为维护对方的利益需要时,善意的谎言不违背诚实的道德。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  答:是对交往对象的切身关注,深入对方的内心世界。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内涵及实质是什么?  答:内涵:自己不喜欢的事,就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在谋求自己的生存与发展的同时,也要帮助别人生存和发展。  实质: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  怎样做到换位思考?  答:喜怒哀乐,不忘关心他人。欣赏和理解他人。遇事能替别人着想,能够体谅别人的处境。理解别人的痛苦,以温暖的态度和方式分担别人的不幸。  人与人之间

4、的地位怎样?  答:人生而平等。集中表现在人格和法律上的平等。在人格上,我们每个人都是意识的主体,都有做人的尊严,不容轻视。在法律地位上,我们每个人都平等地享受法定的权利,平等地履行法定的义务。  怎样做到平等待人?  答:要平等对待你我他。①平等对待差异②平等对待弱势群体。  学会尊重他人。要求做到礼貌待人、平等待人、诚信待人、友善待人、充分理解他人。  宽容的含义是什么?  答:宽容指的是宽厚和容忍,原谅和不计较他人。  为什么要宽容?  答:宽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当代人必备的道德品质。我们为人宽容,就能赢得友谊,获得更多的朋友。生活不能没有宽容,人们之间无意之中的伤害,需要

5、真诚的接纳、理解、原谅。宽容是一种境界,一个人学会了宽容,他就掌握了一种自我提高的有效方法。生活中不能没有宽容,有宽容才能共处,有宽容才能创造,有宽容才能成就事业。  怎样做到宽容?  答:宽容差异,尊重个性。“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是我们宽容合作的基础。  无意伤害别人,真诚地赔礼道歉,请求原谅;对别人的道歉,也要真诚接纳、理解、原谅。  接纳自己,实事求是地面对真实的自我,容许自己犯错误,给自己留下改过自新的机会。  宽容是有原则,讲策略的,不是盲目的。宽容并不意味我们是非不分,爱憎不明;也不是曲直不辩,麻木不仁。对别人的无意伤害和对家人、同学、朋友要宽厚待人、与人为善。但绝不迁就“坏

6、人”“恶人”。  尊重的内涵?  答:尊重他人。最基本的表现,对人有礼貌,尊重他人的劳动,尊重他人的人格。  尊重社会,表现为尊重道德、遵纪守法,承担责任和维护权利等方面。  尊重自然。核心是保护环境。  世界文化的特点?  答:世界文化丰富多样。在全球化过程中,各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呈现出多元和谐的发展局面。  对待文化差异有哪些不同的态度?  答:有两种不同的态度:一种是排斥,过分夸大本民族的价值,漠视甚至歧视其他民族的价值。一种是沟通,既尊重本民族的价值,又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主张平等交流,相互学习。  怎样对待中外文化?  答:弘扬民族文化,批判继承外来文化

7、。面对不同的文化,应采取客观、平等的态度,尊重文化差异,虚心学习其他文化的优点、长处。面对文化差异,要克服不安和焦虑,消除误解,提高鉴赏力。我们不仅要以开放的心态尊重不同的文化,还要宣传、保护、弘扬我们民族的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