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杜尔哥对斯密学说的深远影响

试论杜尔哥对斯密学说的深远影响

ID:20846437

大小:66.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17

试论杜尔哥对斯密学说的深远影响_第1页
试论杜尔哥对斯密学说的深远影响_第2页
试论杜尔哥对斯密学说的深远影响_第3页
试论杜尔哥对斯密学说的深远影响_第4页
试论杜尔哥对斯密学说的深远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论杜尔哥对斯密学说的深远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拭论杜尔哥对斯密学说的深远影响摘要:亚当•斯密是“现代经济学之父”,他的“看不见的手”这一市场经济本质特征的重大发现,至今仍然是微观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命题。斯密在政治经济学说史上不仅总结了自威廉•配第以来一个世纪英国经济思想的发展,而且还吸收了法国重农学派尤其是杜尔哥的科学成就,杜尔哥对斯密学说的历史贡献不容忽视。关键词:杜尔哥;斯密;学说;深远影响在政治经济学说史上,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酝酿自己的巨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的写作时,曾受到法国重农主义思想的重大影响,尤其是重农主义代表杜尔哥对他的影响是相当深远的。如果把斯密的名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2、(以下简称《国富论》)和杜尔哥的名著《关于财富的形成和分配的考察》(以下简称《财富论》)作一比较研究就会发现,不仅《国富论》的书名、结构与《财富论》相似,就是《国富论》中的某些基本词汇和重要原理也深受《财富论》的影响。本文不想全面论述他们学说之间的相互关系,拟就他们学说中的几个重要理论观点,即资本理论、阶级划分理论、工资理论等作一些分析和比较,以此来论证杜尔哥对斯密学说的巨大贡献。一、从资本理论来看,杜尔哥在《财富论》中的诸多分析实际上已成为从魁奈到斯密之间的“桥梁”在《财富论》中,杜尔哥对资本作了相当全面细致的论述。他以资产阶级的眼光考察了资本的性质、资本的构成,也考察了资本积累

3、的源泉、动因和意义,并且还对资本运用的各个方面,都作了比较深入的分析和研宄,其中有许多因素被后来的斯密所直接继承。首先是关于资本的性质。斯密认为,资本是能够提供利润收入的积累。他说:一个人所拥有的资财,如果足够维持他数月或数年生活的话,“他的全部资财于是分成两部分,他希望从以取得收入的部分,称为资本。另一部分,则供目前消费。”[1]从这段论述中可以看出,斯密已接近于承认资本是资本家对工人的一种剥削关系,是一种生产剩余价值的手段,或者说,他已开始触及到了资本的本质斯密对资本的性质之所以能有如此之创见,实际上与杜尔哥在这方面的分析是分不开的。杜尔哥在先前己经把资本更密切地同利润联系在一

4、起,把对资本的认识同资本家和工人的对立关系联系在一起。其次是关于资本的构成。斯密在分析资本的具体使用时,曾提出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区分问题,也就是把魁奈的“原预付”和“年预付”发展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这两个概念。对此马克思曾评价道:“在斯密那里,‘年预付’就成为流动资本,‘原预付’就成为固定资本了。但是他的进步只限于范畴的这种普遍化。他所作的说明是远远落在魁奈后面的。”[2]即使是他的进步方面,也仍然是来自于杜尔哥的论述。马克思指出:“杜尔哥已经更经常地用‘资本’一词代替‘预付’,更彻底的把‘工厂主’的‘预付’和租地农场主的‘预付’等同起来。”[2]也就是说,杜尔哥把资本和垫支(

5、即预付)是互相代替使用的。既然杜尔哥把资本一词普遍用于工业和农业,这就为斯密把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范畴的普遍化创造了条件。再次是关于资本的积累。斯密在他的《国富论》中,也谈到了资本积累问题。他认为,资本家积累资本的动机是为了取得利润,意义就在于能促进社会财富的增长。特别是关于资本积累来源的解释,斯密几乎完全承袭了杜尔哥的观点。杜尔哥认为,在工业领域中,也会有“比别人更内行、更积极,特别是在个人消费方面更节俭的人”,“挣得一笔比维持他本人和家属的生活所必须的稍微多一些的收入”,使他“把这笔多余的收入储蓄起来,以创立一笔微小的财富。”[3]实际上,杜尔哥是最先把资本的产生归结为节俭的经济

6、学家。而斯密同样认为:“资本增加的直接原因,是节俭,不是勤劳。无节俭,有所得而无所贮,资本决不能加大。”[1]这就清楚地表明,斯密完全同意并借用了杜尔哥的观点:“资本的积累应归功于资本家个人的节俭、节约和节欲。”[4]所以,马克思在《剩余价值理论》中谈到亚当•斯密著作中重农主义理论的因素时指出:“亚•斯密关于通过节约进行积累的理论,是建立在这个重农主义基础上的。”[4]马克思所说的“这个重农主义基础”,主要是指杜尔哥为之开创了“节俭论”的先河。此外,斯密还在资本的其他问题上同样也继承了杜尔哥的一些“遗产”。二、从阶级划分理论来看,斯密之所以能够比较接近资本主义实际状况地划分出三个基

7、本阶级,其源于杜尔哥对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的划分理论在《国富论》中,斯密从理论上把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划分为工人阶级、资本家阶级和地主阶级这样三个基本阶级,应该说是斯密在政治经济学说史上的一大理论成就。然而,如果没有杜尔哥在前面做这方面的基本分析工作,斯密是难于在阶级划分理论上实现从魁奈到他自己的飞跃的。因为在重农主义的创始人__魁奈那里,划分社会阶级是以“纯产品”创造和占有为原则的。根据这一原则,魁奈把社会全体成员划分为三个不同阶级,即生产阶级、不生产阶级和土地所有者阶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