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中专对口升学语文模拟试题二

职业中专对口升学语文模拟试题二

ID:20859583

大小:5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17

职业中专对口升学语文模拟试题二_第1页
职业中专对口升学语文模拟试题二_第2页
职业中专对口升学语文模拟试题二_第3页
职业中专对口升学语文模拟试题二_第4页
职业中专对口升学语文模拟试题二_第5页
资源描述:

《职业中专对口升学语文模拟试题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语文模拟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答案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的答案写在答案卡上。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24分,每题2分)1.下列语段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炽(chì)热处(chù)分渲染xuàn称(chèng)职B.胆怯(qiè)占卜(pú)奴婢(bì)瑰(guēi)丽C.逡(qún)巡裸(luǒ)露诘(jié)责账簿(bó)D.蜷(quán)曲妯(zhóu)娌衣钵(bō)肤浅(fū)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朴素揣摩脉搏变本加利B.赝品宣泄枉费富丽

2、堂皇C.撕杀题纲徇私略见一斑D.膨涨亲昵抉择火中取栗3.依次填人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2分)①解放后对淮河进行了综合治理,河南、安徽、江苏等地区很大。②许多国际友人,也在这东方的节日情调中,和中国朋友一起选购着鲜花。③当然,严格地讲,语言和文化一般的并列关系,部分与整体的对待关系。A.受益沉醉不是/就是B.收益沉醉不是/而是C.收益陶醉不是/就是D.受益陶醉不是/而是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国内的大学要求学生在一、二年级时都必须选修一门外语。B.我国的四大发明——火药、印刷术、指南针、造纸术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重大的贡献。C.她跑过来

3、告诉我说,会议改在了下午四点钟召开。D.1933年到1934年间,鲁迅先生经常在《申报副刊》的《自由谈》上写稿,攻击时弊。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A.为了逃避公安机关的打击,这个制造假烟的窝点曾两次停业,待风声一过又东山再起。B.《女娲补天》的故事,虽然是地老天荒时代的神话,但至今仍有强大的艺术魅力。C.他讲笑话从不嬉皮笑脸,当你笑个不停时,他仍道貌岸然地讲下去。D.他是我最真诚的朋友,经常对我耳提面命,使我在工作中少犯许多错误。6.与“竹深村路远”构成对偶的一项是()(2分)A.月照窗前竹B.白鹭忽飞来C.聊寄一枝春D.月出钓船稀7.下列句子中没有

4、语病的一项是()(2分)A.在国际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我们更要全面继承和发挥中华文化传统。 。B.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的祖籍是江苏泰州人。C.一个人变好变坏,关键在于内因起决定作用。D.大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是学校、家庭、社会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8.结合语境,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崇山峻岭,比起人来,总是高大雄伟的,人站在它面前不过是一颗芝麻粒,但人们只是踩山于脚下,哪怕它是万山之王——珠穆朗玛峰。人为攀登而欣喜,____________________A.山,却冥然不觉——没有灵性的高大,不过是一堆土石。B.山,缄默不语冥然不觉——它用自己的筋骨

5、来证明自己的伟大。C.山,也欣喜万分——它因为人的攀登作住贡献而自豪。D.山,却毫不在乎——它相信人永远不会臣服自己。9.下列各句加点的敬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先生辱临寒舍,甚感荣幸。B.明早您在舍下等候,我准时前往请教。C.下午四点,我陪同来访的外国友人拜访您的家父。D.他大学毕业后,曾在一所山区小学就教十余年10.下列有关应用文知识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A.自荐信一般是在不知道用人单位是否需要招聘新人或不知道需要找平什么人员的情况下主动自荐。B.简报的报尾位于简报最后一页下方,在两条平行线内注明简报期数和变法单位及日期。C.新闻的导语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介绍

6、新闻的主要内容,揭示新闻的主题。D.读后感、观后感的正文部分常规写法是引---议---联—结,“议”与“结”是重点,是核心,“引”和“联”为次。11.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2009年是己丑年,也是我国建国60周年,按照天干地支纪年1949年也是己丑年。B.《风流歌》的作者李瑛、《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作者海子、《幸福》的作者纪宇都是当代诗人。C.《别了,“不列颠尼亚”》的标题是对毛泽东在1949年所写的《别了,司徒雷登》一文的标题的活用。D.著名的游记《石钟山记》和豪放诗作代表《念奴娇赤壁怀古》的作者都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12.对下面《红梅》

7、一诗分析理解不当的一项是()(2分)红梅苏轼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注:诗老:指苏轼的前辈诗人石曼卿。A.诗人使用拟人手法,以红梅自况,表达了与桃杏一起装点春天的愿望。B.心境幽寒的红梅“怕愁贪睡”,不肯随“春”,故而未能及早开放。C.红梅生机难抑,烂漫开放,冰容雪姿,孤瘦高洁,自成一片春光。D.面对百花盛开的“春态”,红梅仍深自怵惕,保持自己的节操。二、(18分,每小题3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