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重要结论-

高中物理重要结论-

ID:20863146

大小:389.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17

高中物理重要结论-_第1页
高中物理重要结论-_第2页
高中物理重要结论-_第3页
高中物理重要结论-_第4页
高中物理重要结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重要结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考物理考前必备辅导资料——物理二级结论及重要知识点集锦一.力物体的平衡:1.几个力平衡,则一个力是与其它力合力平衡的力.2.两个力的合力:F大+F小F合F大-F小.三个大小相等的力平衡,力之间的夹角为1200.3.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则.4.两个一起运动的物体“刚好脱离”时:貌合神离,弹力为零。此时速度、加速度相等,此后不等.5.同一根绳上的张力处处相等,大小相等的两个力其合力在其角平分线上.6.物体受三个力而处于平衡状态,则这三个力必交于一点(三力汇交原理).7.动态平衡中,如果一个力大小方向都不变,另一个力方向不变,判断第三个力的变化,要用矢量三角形来判断,求最小力时也用此法.二.直

2、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时间等分时:,中间位置的速度:,纸带处理求速度、加速度:,,2.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比例关系:  等分时间: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比 1:3:5:……  等分位移:相等位移所用的时间之比 3.竖直上抛运动的对称性:t上=t下,V上=-V下4.“刹车陷阱”:给出的时间大于滑行时间,则不能用公式算。先求滑行时间,确定了滑行时间小于给出的时间时,用V2=2aS求滑行距离.5.“S=3t+2t2”:a=4m/s2 ,V0=3m/s.6.在追击中的最小距离、最大距离、恰好追上、恰好追不上、避碰等中的临界条件都为速度相等.7.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中:船头垂直河岸过河

3、时,过河时间最短.船的合运动方向垂直河岸时,过河的位移最短.8.绳端物体速度分解:对地速度是合速度,分解时沿绳子的方向分解和垂直绳子的方向分解.三.牛顿运动定律:1.超重、失重(选择题可直接应用,不是重力发生变化)超重:物体向上的加速度时,处于超重状态,此时物体对支持物(或悬挂物)的压力(或拉力)大于它的重力...失重:物体有向下的加速度时,处于失重状态,此时物体对支持物(或悬挂物)的压力(或拉力)小于它的重力。有完全失重(加速度向下为g).2.沿光滑物体斜面下滑:a=gSin时间相等:450时时间最短:无极值:3.一起加速运动的物体:M1和M2的作用力为,与有无摩擦(相同)无关,平面、斜面

4、、竖直都一样.4.几个临界问题:注意角的位置!   弹力为零弹力为零5.速度最大时往往合力为零:6.牛顿第二定律的瞬时性:不论是绳还是弹簧:剪断谁,谁的力立即消失;不剪断时,绳的力可以突变,弹簧的力不可突变.四.圆周运动、万有引力:1.向心力公式:.2.同一皮带或齿轮上线速度处处相等,同一轮子上角速度相同.3.在非匀速圆周运动(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中使用向心力公式的办法:沿半径方向的合力是向心力.4.竖直平面内的圆运动:(1)“绳”类:最高点最小速度(此时绳子的张力为零),最低点最小速度(2)“杆”:最高点最小速度0(此时杆的支持力为mg),最低点最小速度5.开普勒第三定律:T2/R3=K

5、(=4π2/GM){K:常量(与行星质量无关,取决于中心天体的质量)}.6.万有引力定律:F=GMm/r2=mv2/r=mω2r=m4π2r/T2(G=6.67×10-11N·m2/kg2)7.地球表面的万有引力等于重力:GMm/R2=mg;g=GM/R2(黄金代换式)8.卫星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V=(GM/r)1/2;ω=(GM/r3)1/2;T=2π(r3/GM)1/2(轨道半径变大时,线速度变小,角速度变小,加速度变小,势能变大,周期变大)9.第一(二、三)宇宙速度V1=(g地R地)1/2=(GM/R地)1/2=7.9km/s(注意计算方法);V2=11.2km/s;V3=16.7

6、km/s..10.地球同步卫星:T=24h,h=3.6×104km=5.6R地(地球同步卫星只能运行于赤道上空,运行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同)11.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和最大环绕速度均为V=7.9km/s,卫星的最小周期约为86分钟(环地面飞行的卫星)12.双星引力是双方的向心力,两星角速度相同,星与旋转中心的距离跟星的质量成反比。13。物体在恒力作用下不可能作匀速圆周运动14。圆周运动中的追赶问题(钟表指针的旋转和天体间的相对运动):,其中T1<T2。五.机械能:1.求功的途径:①用定义求恒力功.②用动能定理(从做功的效果)或能量守恒求功.③由图象求功.④用平均力求功(力与位移成线性关系).⑤

7、由功率求功.2.功能关系--------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功不是能.⑴重力所做的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减少(数值上相等)⑵电场力所做的功等于电势能的减少(数值上相等)⑶弹簧的弹力所做的功等于弹性势能的减少(数值上相等)⑷分子力所做的功等于分子势能的减少(数值上相等)⑷合外力所做的功等于动能的增加(所有外力)⑸只有重力和弹簧的弹力做功,机械能守恒⑹克服安培力所做的功等于感应电能的增加(数值上相等)(7)除重力和弹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