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和伯基特淋巴瘤之间的未分类的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诊断进展 

介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和伯基特淋巴瘤之间的未分类的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诊断进展 

ID:20873256

大小:9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7

介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和伯基特淋巴瘤之间的未分类的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诊断进展 _第1页
介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和伯基特淋巴瘤之间的未分类的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诊断进展 _第2页
介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和伯基特淋巴瘤之间的未分类的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诊断进展 _第3页
介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和伯基特淋巴瘤之间的未分类的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诊断进展 _第4页
介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和伯基特淋巴瘤之间的未分类的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诊断进展 _第5页
资源描述:

《介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和伯基特淋巴瘤之间的未分类的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诊断进展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介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和伯基特淋巴瘤之间的未分类的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诊断进展2010年12月14H发表tl期:出处: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0(2)作者:黄S(综述)杨文萍(审校)已经有144位读者读过此文摘要.•介于弥漫人B细胞淋巴瘤和伯基特淋巴瘤之间的未分类的B细胞淋巴瘤(DLBCL/BL)在治疗和预后上与DLBCL和BL有一定的差异,因此2008年WH0将其单独分开,作为一异质性类型。通过对DLBCL/BL的形态学、免疫表型和遗传学等特征的总结分析,增强对该病的认识,并在诊断时与DLBCL

2、和BL进行鉴别,有利于临床正确的治疗和疾病的预后判断。关键词:淋巴瘤:临床病理学:鉴别诊断介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和伯基特淋巴瘤之间的未分类的B细胞淋巴瘤(B-celllymphoma,unclassifiable,withfeaturesintermediatebetweenDLBCLandBurkittlymphoma,DLBCL/BL)是一类侵袭性淋巴瘤,它和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largeB-celllymphoma,DLBCL)、伯基特淋巴瘤(Burkitt*slymphoma,BL

3、}在形态学、免疫表型和遗传学特征方面具有部分重叠,因此在病理诊断屮常常难以把握。巾于DLBCL/BL在治疗和预后上与DLBCL和BL仍有一定的差异因而不能将其归入DLBCL和BL。2001年WHO将DLBCL/BL归为伯基特淋巴瘤屮的—个亚型[1]。2008年WHO将其单独分开,作为一异质性类型,包含了1994年REAL分类中的具有高度增殖活性的伯基特样淋巴瘤(Burkitt-likelymphoma,BLL);Rappapor分类中未分类非伯基特淋巴瘤;Lukes-Collins分类中小无裂滤泡中心细

4、胞淋巴瘤(smallnoncleavedFCC);WorkingFormulation分类中小无裂细胞、非伯基特淋巴瘤(smallnoncleavedcell,non-Burkitt),以及具有大部分具有bcl-2/lgH和c-MYC/lgH基因易位的‘双重打击淋巴瘤’(dual-hitlymphoma,DHL)和在此基础上具有be1-6基因易位的‘三重打击淋巴瘤’(triplehitlymphoma,THL)[2〜6]。从单纯的组织形态学、免疫表型分类到结合分子遗传学的检测,反应了病理诊断对疾病的不断

5、认识,而有利于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的判断。本文从临床特征、免疫表型、分子遗传学特点等方面进行综述。1临床特征DLBCL/BL主要发生于成年男性,男女比例为2:1,文献报道[3,7〜11】其发病年龄为13个月〜93岁,平均为55岁,高峰年龄为41〜68岁。患者常表现为不明原因发热、盗汗、体重下降,肝、脾、纵隔淋巴结肿大,胸腔积液、咳嗽、胸痛等。大部分患者病变部位广泛,常累及淋巴结外,胃肠道是最常受累的部位,患者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等梗阻症状。40%患者有骨髓受累,累及外周血时出现白血病性贫血症状[2,8]。

6、Hutchison等[3]报道16例患者有11例累及腹部,可发生于全胃肠道,30%〜80%患者累及小肠、结肠和直肠,以回盲部最多见,10%左右位于胃部。几乎所有病例在发现腹部包块时就到;f疾病晚期[12]。病变也可以累及肝脏、卵巢等部位[13】。在DHL中淋巴结外病变者具有高侵袭性和中枢祌经系统浸润的特征[6]。2病理组织学特征眼观:发生于胃肠道的DLBCL/BL可表现为溃疡或息肉状,肿瘤组织多为圆形或椭圆形结节,切面灰白色,呈鱼肉样外观[14〜16]。镜检:肿瘤细胞弥漫增生,中等大小或较大的细胞常呈“

7、铺路石”样排列,细胞核具有多形性,胞质呈嗜碱性,有空泡。瘤细胞间无明显的纤维间质,伴有少量的小淋巴细胞。巾于瘤细胞凋亡,岀现很多吞噬核碎片的巨噬细胞,周围常有一透明空隙,形成所谓的“星空”现象,弥漫地散在瘤细胞之间。瘤细胞具有高増殖活性,核分裂较多。有些病例组织形态类似于BL,但免疫表型或遗传学特征不典型可除外BL;有些病例的免疫表型与BL—样,但细胞核多形性介于BL和DLBCL之间;有些病例类似于淋巴母细胞的形态特征,通过免疫组化检测TdT,如果阳性则归入淋巴母细胞淋巴瘤[2,4,8]。3免疫表型大多

8、数DLBCL/BL是起源于生发中心细胞的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由于形态学上缺乏诊断的可重复性,因此免疫表型可有助于诊断。79a79a3.1B细胞相关性抗原DLBCL/BL表达多种B细胞标记,如CD19、CD20、CD22、CD,偶尔出现CD20阴性、CD阳性病例[4,17]。大部分病例还表达典型的膜表而免疫球蛋白,但是DHL不表达[2]。DLBCL/BL不表达T细胞标记CD3和TdT[9,16,18]。3.2生发巾心相关抗原CD10亦称力急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