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生态学视角下的“80后”作家

文艺生态学视角下的“80后”作家

ID:20915489

大小:5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17

文艺生态学视角下的“80后”作家_第1页
文艺生态学视角下的“80后”作家_第2页
文艺生态学视角下的“80后”作家_第3页
文艺生态学视角下的“80后”作家_第4页
资源描述:

《文艺生态学视角下的“80后”作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文艺生态学视角下的“80后”作家关键词:80后作家集体呈现转型生态空间以韩寒、郭敬明、张悦然、春树等为代表的80后作家以叛逆的姿态初入文坛便创造了图书销售的神话,在青少年群体中引发了读书热潮,这使得许多文学批评家从最初的不予关注转变为现在的普遍关注。在众多的文学批评中,我们发现文学批评家往往还是用解读经典作品的方式,用普适的价值观念和审美标准对80后作家作品进行评判,这在一定程度上突显了文学批评家与80后作家在语言表达方式和审美理想上的差异,想要实现批评家和作家的平等沟通与对话实则难上加难。在这里我们从文艺生态学的角度来评析80后作家的作品更多的不是

2、概念、规则、结构、模式等形式要素的批评,而是一种姿态、一种情感、一种体贴和良心、一种信仰与憧憬,它更看重人文内涵,如果说80后作家是文艺生态园中的新生物,注重对80后作家作品的解析与评判无疑是对文艺生态多样性的维护。因此,用文艺生态批评的理论来评判80后作家和作品更多的是一种贴近青年人的姿态和对青年人的关照,希望通过文艺生态批评更全面深刻的了解当代青少年群体的生活状态和思想状态,从而更好的解读80后作家群的作品,丰富和繁荣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园地。一、80后作家的集体呈现在自然生态学中经常会提到生态演替,它是指在自然环境中,生态系统不断的进行着演替,这种

3、演替是一种变化。生态演替不仅受到外在自然条件的影响和制约,更多的是受到生态系统内部自然本身内在的生命涌动的影响和制约,也就是说生态演替的原动力来自于生态系统内部。从这一角度来讲,80后作家的集体呈现不可以仅仅归结于文学的外部因素,诸如:新概念作文大赛的影响力、社会传播媒介的推波助澜等,80后作家的集体呈现是文学发展的内在需求,即:80后群体的情感表达需求和青少年群体的阅读需求。任何文学作品中的语言交流和情感体验都是文学的内聚力量所在,反过来这一内聚力量又会产生更大的引力来吸引读者的关注。一代有一代之文学,一方面,80后作家将叛逆、疯狂、堕落、迷惘的书

4、写视为宣泄自我、展示自我存在的一种方式,他们反叛教育体制、反叛权威,反叛现实社会一切既定的秩序,并试图用鱼死网破式的挣扎来诠释和演绎属于自己的青春。另一方面,80后反叛式的宣泄恰好迎合了当代青少年群体的心理。尽管在整个大的文艺生态系统中,纯文学这棵大树有着宏大叙事的躯干,有着规范而又繁茂的枝桠,有着或华丽或朴实的树叶,但很难引起青少年的兴趣,因为在很多情况下,文学园地中的这种参天大树是供青少年来顶礼膜拜和潜心研读的,本身有一种天然的距离感。80后作家的作品则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了青少年群体的阅读需求。相同的迷惘困惑、相似的情感体验很快激起了同龄人的共鸣,

5、这种共鸣使得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群体重新燃起了对文字和文学的兴趣。因此,在文学外部因素的催生与文学内部发展需求的驱动下,80后作家的集体呈现就变成了青少年文学发展的一种必然。二、80后作家的转型生态系统具有反弹能量和超常发展性。同样的,在文学发展的进程中,如果有来自外界的压力导致了文学的暂时衰竭和没落,那么一旦压力撤除,文学就将恢复原有的生态景观。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史中并不乏伟大的作家,但是其作品并未能真正走进青少年群体的阅读视线,因为两者之间存在着各种沟通障碍,这种沟通障碍导致了适应青少年群体阅读的文学作品的暂时衰竭和没落,在面对浩繁的成人文学和纯文学

6、时,青少年群体选择性失明了。而80后作家正是青少年群体中的一员,他们有能力跳出来我手写我口,我笔表我心,作家和读者之间不费吹灰之力的剔除了各种沟通障碍,友好地打成一片。一时间,80后作家的作品成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园地中的青春璀璨之花。这正是文艺生态系统中反弹能量的一种释放。80后作家的超常发展性有两大表现:1、作品转型:一直以来80后作家的作品被冠以校园文学、青春文学、时尚文学等称谓,他们在成人文学和儿童文学中间开拓了属于青少年群体的一片精神领地,正如焦守红教授在《当代青春文学生态研究》一书中描述的80后青春写手们是幸运的,刚刚涉足市场就打造了一片金碧

7、辉煌,青春、文学、市场千年一回地合成一柄利剑,轻而易举地划破了几乎所有的禁区。而到2007年前后,80后作家们用不同的形式宣布自己要转型,并推出转型之作,韩寒的《光荣日》、郭敬明的《让悲伤逆流成河》、张悦然的《鸟》等都成为了向青春告别的成人礼。如果说韩寒的《三重门》、《零下一度》,郭敬明的《爱与痛的边缘》、《幻城》等作品还具有明显的叛逆、堕落、迷惘、绝望等青春文学的症候,带有一种为赋新词强说愁、无病呻吟的腔调,那么在他们的转型作品中,我们看到了更广泛的题材和更加鲜活的语言表达,看到了80后作家试图走出个人的小天地并敞开胸怀放眼社会的责任感。尽管在小说

8、的结构营造和写作技巧方面还略显简易,但这已是80后作家最典型的转型表征之一。放弃作家原本熟悉的题材和写作方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