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菊花道地药材形成源流考

药用菊花道地药材形成源流考

ID:20931119

大小:60.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18

药用菊花道地药材形成源流考_第1页
药用菊花道地药材形成源流考_第2页
药用菊花道地药材形成源流考_第3页
药用菊花道地药材形成源流考_第4页
药用菊花道地药材形成源流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药用菊花道地药材形成源流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药用菊花道地药材形成源流考  药用菊花ChrysanthemummorifoliumRamat.为菊科菊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为常用中药,具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等功效,用于治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1]。药用菊花主要分布于亚洲温带和亚热带地区,东经113°~120°、北纬29°~38°的山地、丘陵和平原地区,我国主要产于浙江、安徽、河南、河北、江苏、湖北等省。前人对药用菊花的本草考证主要集中在名称的演变、生境和产地的考证,认为茶菊发源于浙江,原产于余杭的白茶菊逐渐北移至桐乡,形成现在的杭白菊,原产于德清的德菊被引入安徽歙县形成贡菊,原产于海宁的茶菊被引入江苏

2、射阳形成射阳菊;药菊发源于河南,原产于焦作的怀菊逐渐南移至安徽亳州,形成亳菊,亳菊被引入山东嘉祥形成济菊;滁菊形态与南北菊花有较大差异,可能为独立品种[2~7]。以往的文献考证中没有涉及人工栽培品替代野生品以及道地药材形成过程等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药用菊花产地变迁、栽培技术发展、采收加工变化等方面本草和文献考证,探讨历史上药用菊花栽培品的应用和道地药材形成问题,为药用菊花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研究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1药用菊花产地变迁与道地产区形成菊花原产我国,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早在古籍《礼记·月令》[8]中就有“季秋之月,鞠有黄华”的记载,《埠雅》[9]云:“菊、

3、本作蘜,蘜从鞠,鞠穷也。月令九月,菊有黄华,华事至此而穷尽,故谓之鞠。一名节华,亦取其应节候也”,《神农本草经》[10]将菊花列为上品,谓:“生川泽及田野,久服能轻身延年”,《名医别录》[11]载:“菊花,生雍州川泽及田野。”雍州,即今陕西凤翔县一带。《证类本草》[12]引陶弘景云:“南阳郦县最多,今近道处处有”。《本草图经》[13]引《唐天宝单方图》云:“菊花,原生南阳山谷及田野中,……诸郡皆有”,又云:“白菊,颖川人呼为回蜂菊,汝南名荼苦蒿,上党及建安郡、顺政郡并名羊欢草,河内名地薇蒿”,《太平御览》[14]引后汉盛弘之的《荆州记》有:“汉代南阳郦县北八里有菊水,其

4、源旁悉芳菊,水极甘馨”。南阳、南阳郦县、颖川、汝南以及河内均为今河南省境;上党,即今山西长治市;建安郡,即今福建省境;顺政郡,即今陕西略阳县。根据以上文献所记载的产地和生境,可以看出,宋以前我国药用菊花应是取之于野生品。  宋·苏颂《本草图经》[13]载:“菊花,生雍州川泽及田野,今处处有之,以南阳菊潭者为佳。然菊之种类颇多,有紫茎而气香,叶厚至柔嫩可食者,其花微小,味甚甘,此为真。……白菊,叶大似艾叶,茎青,根细,花白,蕊黄;其黄菊,叶似茼蒿,花蕊都黄。……南京又有一种,开小花,花瓣下如小珠子,谓之珠子菊,云人药亦佳”。寇宗奭《本草衍义》[15]云:“近世有二十余种,

5、惟单叶、花小而黄绿,叶色深小而薄,应候而开者是也。”从苏氏和寇氏的载文可以看出,宋代的菊花品种明显多于以前,《本草图经》所收载的“紫茎而气香,味甚甘”之菊,和“南阳白菊和黄菊”,则分别是范成大和李时珍所言的甘菊、邓州白和邓州黄。邓州白、邓州黄和甘菊可能是我国栽培菊中较早选育出来的药用菊。它们的栽培成功,不仅丰富了菊花品种,而且为后来发展毫菊、贡菊、杭菊、怀菊、川菊等,提供了优良的种质资源。  明·陈嘉谟《本草蒙筌》[16]载:“山野间味苦茎青,名苦薏勿用;家园内味甘茎紫,谓甘菊,堪收”,李时珍《本草纲目》[17]云:“甘菊始生于山野,今人皆栽植之”,李中立《本草原始》[

6、18]云:“培家园,味甜,茎紫,名甘菊”。明代药用菊花已广为栽培,野生菊已不再作为甘菊药用,仅作野菊用。清·凌奂《本草害利》[19]云:“滁州菊,单瓣色白味甘者为上。杭州黄白茶菊,微苦者次之”,吴仪洛《本草从新》[20]载:“甘菊花,家园所种,杭产者良。有黄白二种,单瓣味甘者入药、点茶、酿酒、作枕俱佳。”《本草纲目拾遗》[21]引《百草镜》云:“甘菊即茶菊,出浙江、江西者佳,形细小而香。产于亳州者不可用(作茶菊),白而微臭。近日杭州笕桥、安徽池州、绍兴新昌唐公市、湖北皆产入药。”又据《万历杭州府志》[22]称:“杭州城精产甘菊,香味清美,及时采之,胜于诸品。”清光绪20

7、年(公元1895年)《滁州志》[23]载:“甘菊产大柳者佳,谓胜于杭产,而不可多得……大柳镇产的菊花饮之,可以清热,名曰滁菊,颇为药商所重。”明、清时期为药用菊栽培和发展的最盛时期,也是形成道地药菊品种的重要阶段。经过自然和人工选择,一些优良的品种逐渐兴起,并形成了固定的产地,如河南的怀菊,安徽的毫菊、滁菊、贡菊,浙江的杭菊。  2药用菊花栽培技术发展中国是驯化栽培菊花最早的国家,《西京杂记》[24]:“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当时帝宫后妃皆称之为“长寿酒”,把它当作滋补药品,相互馈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