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云街道云竹路社区社工服务方案

翠云街道云竹路社区社工服务方案

ID:20935785

大小:59.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18

翠云街道云竹路社区社工服务方案_第1页
翠云街道云竹路社区社工服务方案_第2页
翠云街道云竹路社区社工服务方案_第3页
翠云街道云竹路社区社工服务方案_第4页
翠云街道云竹路社区社工服务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翠云街道云竹路社区社工服务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翠云街道云竹路社区社工服务方案(2015年度)二〇一五年十一月翠云街道云竹路社区社工服务方案一、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翠云街道云竹路社区社工服务(二)实施地点:北部新区翠云街道云竹路社区(三)实施时间:一年。中标签订合同之日起。(2015年12月至2016年11月)(四)服务对象:北部新区翠云街道云竹路社区全体居民,重点服务转户老人与转户儿童(五)人力配备:社区社工项目团队配备4人,其中负责人1名、项目社工2名、专业督导1名,项目组将翠云街道云竹路社区设为项目服务点,采用机构派驻社工的方式,根据具体服务计划安排项目社工开展服务。(六)服务设施:项目

2、办公地点拟设在云竹路社区居委会,申请配套一套办公桌椅和电脑、网络、电话、打印机等基础办公设施;申请项目实施场地其中包括个案工作室(1间),小组工作室(1间),办公室(1间)(如果场地有限,可以考虑办公资源整合)。二、项目背景(一)项目的目的第7页(共8页)在本项目中,社工将立足从云竹路社区转户老人和青少年的实际需求出发,以生态系统等理论为基础,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技能,通过驻站的方式,为转户老人和转户青少年提供科学化与精细化的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用社工的专业服务来协助转户老人和青少年塑造新型的城市生活观和生活方式。为转户老人开展兴趣小组、养身小组和文娱社区

3、活动,建立邻里非正式支持系统等,让转户老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学,帮助转户老人成功老化,提高转户老人的生命质量;同时通过为转户家庭的学龄青少年提供自我能力建设和素质拓展等社工服务,致力于青少年的健康全面成长,为转户家庭的家长分忧解难,增强社区转户居民的幸福感。(一)项目的必要性随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居民通过转户方式,实现身份的改变并开始城市生活。但是在融入城市生活过程中,各种适应性的问题和矛盾开始凸现出来,如果这些问题和矛盾不解决,必然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不利因素。云竹路社区成立于2011年3月,为政府安置房社区,计划安置转户居民6

4、000余户,目前已安置4523户,总人数约16213人,其中60岁以上的老人为2041人,社区中年轻力壮的劳动力大部分外出务工为家庭提供经济支持,老人和学龄青少年则成为了转户社区中的留守居民,转户居民的适应性问题就变成转户老人和学龄青少年的城市适应性问题,要提高社区转户居民的城市适应性就应该从转户老人和可塑性较强的学龄青少年入手。(二)项目的可行性北部新区翠云街道一直关注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体制,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方式,此次致力于为转户社区老人和学龄青少年提供专业社工服务。重庆市老龄委办公室、重庆市民政局已注册登记市级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若干单位,专业开展

5、多项重庆市社会工作示范项目、品牌项目,重视在专业服务基础上开展研究工作,在老人和青少年的社工服务方面有着丰富的项目经验和研究成果,为本项目的推进创造了很好的政策保证、人才保证和技术支持,使项目的运行具有现实的可行性。三、目标任务(一)短期目标第7页(共8页)建立项目管理机构,加强对项目的服务管理;整合社区工作者与机构社工力量,组建专业服务团队,形成有力的一线服务团队和三级督导团队(本项目服务实行三级督导制。三级督导由民悦社工承担,其督导职能是在社区具体服务上进行指导,协助社会工作者开展相关服务主题活动;二级督导为社区党委、居委负责同志,保障项目运行的

6、资源配置;一级督导由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承担,其督导职能是在社会工作建设与发展政策上给予指导,从宏观层面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确保专业服务品质;建立温馨的专业服务平台,完善服务制度规范;为转户老人提供日常探访服务,为转户老人提供精神慰藉,1.开展老人各类兴趣、养生等小组,丰富转户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2.为转户家庭的学龄青少年搭建儿童成长空间,为学龄青少年提供日常课业辅导和能力建设等小组服务。3.寒暑假期间开展儿童青少年能力提升、团队协作小组,促进转户家庭中学龄青少年融入城市生活,消除转户家庭中青少年的城市不适应感,融入到社区中。(二)中期目标在社区中搭

7、建转户老人以及学龄青少年的支持系统,开展转户老人和学龄青少年的自助能力建设,开展各类个案服务为有需要的老人、学龄青少年制定适应社区融入的服务计划,开展各种小组服务,培育有针对性的助老扶幼志愿服务小组。(三)长期目标培育转户居民之间的互助意识与能力,构建针对转户老人的邻里非正式系统,促进居民之间的互助;协助转户社区青少年树立适应城市社区生活的行为习惯与意识,同时借助社会工作专业的技术帮助转户青少年能够全面健康地发展成长。四、服务内容(一)建立关系与社区居委会建立互信、巩固的专业关系,在社区党委的指导下开展服务工作。熟悉社区基本资料和转户老人、转户学龄青

8、少年的资料(尤其注意个案中接受过其他专业服务的情况),为入户探访和电访做准备;做好社工服务的宣传工作。第7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