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之“情”魂--观摩《金蛇狂舞》的思考

音乐之“情”魂--观摩《金蛇狂舞》的思考

ID:20938685

大小:2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18

音乐之“情”魂--观摩《金蛇狂舞》的思考_第1页
音乐之“情”魂--观摩《金蛇狂舞》的思考_第2页
音乐之“情”魂--观摩《金蛇狂舞》的思考_第3页
音乐之“情”魂--观摩《金蛇狂舞》的思考_第4页
音乐之“情”魂--观摩《金蛇狂舞》的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音乐之“情”魂--观摩《金蛇狂舞》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音乐之“情”魂--观摩《金蛇狂舞》的思考音乐之“情”魂--观摩《金蛇狂舞》的思考  一、案例背景:  《新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程最核心的目标是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因而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放在音乐课程目标的首位,在音乐欣赏教学中牢牢把握住情感性原则,不时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建立良好的教与学关系,教师成为学生的朋友,创造出一种平等民主,相互交流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课堂上轻松愉快的学习,有效打开学生心灵之窗,使学生在情绪的勃发与激动中,享受美感,陶冶情操。  “感受与鉴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

2、内容,也是丰富学生情感体验,发展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本学期观摩了音乐微型课评比,有感于《金蛇狂舞》一课的一些不同教学设计,反思如下:  二、案例描述:  案例1:不注重学生情感的设计。  师:《金蛇狂舞》是聂耳在1934年根据民间乐曲《倒八板》改编的民乐曲。乐曲为三段体结构,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民间特色。全曲长2分20秒,形象的描绘出了江南水乡人民在五月端午节时龙舟竞渡的热闹场面……。让我们来听一听,感受一下赛舟的热闹场面。  生:听,感受乐曲的热闹气氛。  师:第三段采用“螺蛳结顶”旋法,上下名对答呼

3、应,句幅逐层减缩,情绪逐层高涨,达到全曲高潮。乐曲配以激越的锣鼓,更渲染了热烈欢腾的气氛。聂耳将其定名为《金蛇狂舞》,反映了他对新中国的坚强信念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生:再听。  反思:这种教学设计是许多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省心”地沿袭了传统的方法。而这种没有学生情感参与、体验的课堂,只会出现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如痴如醉,学生听得昏昏沉沉、打不起精神的尴尬场面。  案例2:不把握学生情感基点的设计。  生:听,感受音乐的情绪。  生:(讨论)乐曲很热闹,情绪非常欢快……  师:对啊,《金蛇狂舞》这首歌表现了端午节

4、舞龙灯、赛龙舟的热闹场面。同学们想不想用动作来表现它欢庆热闹的节日。  生:想。  师:那就请你们到中间来吧,想怎么表演就怎么表演,可以几个人合作表演。  反思:课改后,许多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初略一看,这节课教师似乎很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尊重学生的音乐感受,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但细细想来,教师太流于形式,而忽视了学生情感表达的方向与度的把握,忽视了用音乐魅力来激起学生情感参与,最后出现脱离音乐的律动,乱成一片的现象。  案例3欣赏微型课比赛片断  ①出示琵琶独奏和民乐合奏两首乐曲,让学生比较聆听,感受乐曲气氛。让学生

5、找出乐曲中锣鼓这两种乐器最能表现欢庆节日的热闹气氛。  ②出示主题旋律,通过学生喜爱的锣鼓对击,师生对答等形式,学生在音乐中了解“螺丝结顶”、“对答呼应”的创作特点。  最后,综合游戏,学生分成锣鼓两支龙舟,并指明击鼓和击锣队员,音乐开始由学生自己创编的动作,合着节奏“赛龙舟”,当乐曲进行到主题音乐时,锣鼓互击助兴,学生个个兴致勃勃,兴趣昂然,尽情尽兴地把乐曲热闹欢腾的情景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分析:在本节课的教法中教师始终贯彻以“听”为本,以“情”为突破口,让学生在情感的支配下,在大量的音乐活动中学会聆听、学会

6、表现。在学法中通过教学让学生体会“聆听→感知→理解”这样三步走的学习方法,并采用对比式听赏、结构式听赏、主观式听赏等教学手段,借助语言文字,动作,多媒体教学手段,激起学生情感与乐曲情感的共鸣,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主流。  三、争议与讨论:  1.燃情是关键,运用哪些手段来点燃?(以境染情、以情生情、以评促情、妙用批评激情)。  2.如何适时适当地抓住学生的“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把握这个“度”?  3.怎样让“酿情”这个过程自然、流畅,达到最后的真情流露。  四、体会与感受:  1.以境激情

7、,情境交融。  著名教育家杜威曾说过:“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维,必须有一个实际的经验情境,作为思维的开始阶段。”由此看来,音乐情感的启迪需要一个着情点,激情就从这个“点”上出发,在教学中创设一个适宜的情境,使学生的情感在潜移默化中自然地流露。片断三中,教师运用电化教学手段,展示了一张张舞龙灯、赛龙舟、吃粽子等图片,立刻调动了学生好奇心理,展示熟悉的一幕。“我在电视上看到过的,有几只队伍在河里赛龙舟,河两岸的人都在呐喊助威,场面很热闹”。“我们村里舞过龙灯,看的人可多了”。在回忆、交流中,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地走进了喜庆热闹的

8、端午佳节,跃跃欲试,想去赛一赛龙舟,舞一舞龙灯。  2.以点导学,以学入情。  在新教材中,低中段的欣赏内容以管弦乐、钢琴曲、打击乐器曲为主,而且乐曲一般都长达3-5分钟。这对于低中段年级的学生,只靠他们的感知和理解能力还很难自己去体会一首乐曲,这里教师就应找准乐曲的切入点,以点带面来了解乐曲,如《快乐的啰嗦》可以从乐曲的主题入手,《老虎磨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