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温与雾专题复习

逆温与雾专题复习

ID:20950094

大小:1.11 M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18

逆温与雾专题复习_第1页
逆温与雾专题复习_第2页
逆温与雾专题复习_第3页
逆温与雾专题复习_第4页
逆温与雾专题复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逆温与雾专题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逆温与雾一、逆温现象(1)一般情况下,对流层温度上冷下暖。但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的某一高度有时也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这种气温逆转的现象我们称之为“逆温”。(2)造成逆温现象的原因有很多种:类型发生的条件出现的地区辐射逆温经常发生在晴朗无云的夜间,由于地面有效辐射很强,近地面大气层气温迅速下降,而高处大气层降温较慢中高纬度大陆冬季黎明前平流逆温暖空气水平移动到冷的地面或气层上中纬度沿海地区地形逆温主要由地形造成,由于山坡散热快,冷空气沿山坡下沉到谷底,谷底原来较暖空气被较冷的空气抬挤上

2、升盆地和谷地中夜间锋面逆温锋面之上的暖空气与锋面之下的冷空气之间温度差异显著锋面活动地区(3)影响1.逆温的弊  发生逆温现象的大气层称为逆温层,它像一床厚厚的被子笼罩在城市上空,阻碍大气的对流运动,致使近地面工业烟尘与SO2、汽车尾气和地面尘埃无法向上空扩散,越积越多,势必会加重近地面的大气污染,并降低大气能见度,增加酸雨出现的几率,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危害。近代世界上所发生的几次较大的烟雾公害事件如“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都与逆温层的影响有关。 2.逆温的利  (1)

3、在某些山坡或河谷地区,逆温成为一种气候资源而得到利用。例如,我国新疆的伊犁谷地,逆温现象从10月持续至次年3月,长达半年之久。1月份,坡地逆温层厚达400米,逆温强度达5℃。逆温层提高了伊犁谷地冬季的气温,坡地上的多年生果树可不必埋土保护,从而避免或减轻了低温冻害;在这里发展冬暖式蔬菜大棚,可减少保温材料投入,提高经济效益;逆温层坡地还为当地牲畜提供了避寒越冬的理想场所。  (2)由于逆温层的出现会阻碍空气垂直对流运动,因此逆温可以抑制由大风、沙尘、强对流而引起的沙尘暴的发生。  (3)逆温出现在

4、高空,对在相应空间中飞机的飞行极为有利。因为飞机在飞行中不会有大的颠簸,飞行平稳;同时,晴空万里提高了能见度,使飞行更加安全。二、雾的成因与分类如果地面热量散失,温度下降,空气又相当潮湿,那么当它冷却到一定的程度时,空气中一部分的水汽就会凝结出来,变成很多小水滴,悬浮在近地面的空气层里,这就是雾。它和云都是由于温度下降而造成的,雾实际上也可以说是靠近地面的云。 1、辐射雾:多出现在晴朗、微风、近地面水汽比较充沛且比较稳定或有逆温存在的夜间和清晨。 2、平流雾:暖而湿的空气作水平运动,经过寒冷的地面

5、或水面,逐渐冷却而形成的雾,气象上叫平流雾。 3、混合雾:有时兼以上有两种原因形成的雾叫混合雾。 4、蒸发雾:即冷空气流经温暖水面,如果气温与水温相差很大,则因水面蒸发大量水汽,在水面附近的冷空气便发生水汽凝结成雾。这时雾层上往往有逆温层存在,否则对流会使雾消散。所以蒸发雾范围小,强度弱,一般发生在下半年的水塘周围。 5、烟雾:城市中的烟雾是另一种原因所造成的,那就是人类的活动。早晨和晚上正是供暖锅炉的高峰期,大量排放的烟尘悬浮物和汽车尾气等污染物在低气压、风小的条件下,不易扩散,与低层空气中的水

6、汽相结合,比较容易形成烟尘(雾),而这种烟尘(雾)持续时间往往较长。 三、雾与霾的区别雾与霾的形成原因和条件却有很大的差别。雾是浮游在空中的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形成条件要具备较高的水汽饱和因素。出现雾时空气潮湿,空气相对湿度100%或接近100%。雾有随着空气湿度的日变化而出现早晚较常见或加浓,白天相对减轻甚至消失的现象。霾则相对干燥,空气相对湿度通常在80%以下。其形成原因是由于大量极细微的尘粒、烟粒、盐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霾的日变化一般不明显。当气团没有大的变化,空气团较稳定时,持续出现时

7、间较长,有时可持续10天以上。四、雾霾形成的原因和解决措施:自然原因: 我国冬季受冬季风影响,降水少,空气中的尘埃不容易降落到地面上,空气中灰尘多;冬季风比较大,还会把地面的灰尘吹到空气中,使空气中灰尘增多; 冬季寒冷,燃煤取暖会向空气中排放大量烟尘;冬季风还可以把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沙尘吹来; 大量的灰尘在空气中充当了凝结核的作用,使空气中水汽凝结形成云雾状天气。 人为原因: 1、高耗能、高排放、重污染、产能过剩、布局不合理、能源消耗过大和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持续强化; 2、城市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

8、长; 3、污染排放量大幅增加; 4、建筑工地遍地开花; 5、污染控制力度不够  解决措施: 1治理排污企业,加强空气质量监测和执法力度。 2限制私家车,发展公共交通,减少汽 车尾气排放。 3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减少煤炭消费比重。 4建设节能建筑,提高建筑能源 利用率。 5植树种草,扩大城市绿地面积。 6倡导市民低碳生活。例下图所示地区属于北温带季风气候区。当冷空气缓慢进入并滞留于图中某些地区时,气温下降致使水汽过饱和会产生浓雾,并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1)说明甲、乙两段浓雾多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