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风险模型比较研究

信用风险模型比较研究

ID:20965542

大小:42.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18

信用风险模型比较研究_第1页
信用风险模型比较研究_第2页
信用风险模型比较研究_第3页
信用风险模型比较研究_第4页
信用风险模型比较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信用风险模型比较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信用风险模型比较研究   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是指借款人、证券发行人或交易对方因种种原因,不愿或无力履行合同条件而构成违约,致使银行、投资者或交易对方遭受损失的可能性。80年代末以来,随着金融的全球化趋势及金融市场的波动性加剧,各国银行和投资者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信用风险的挑战。世界银行对全球银行业危机的研究表明,导致银行破产的主要原因就是信用风险。因此,国际金融界对信用风险的关注日益加强,如旨在加强信用风险管理的《巴塞尔协议》已在西方发达国家全面实施。信用风险评估方法不断推陈出新,管理技术正日臻完善,许多定量技术、支持工具和软件已付诸商业应用。  一、现代信用风险

2、模型迅速发展的动因    近年来,信用风险的计量和管理方法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与过去的信用管理相对滞后和难以适应市场变化的特点相对比,新一代的金融工程专家将建模技术和分析方法应用到这一领域,产生了一批新技术和新思想。随之而来,在传统信用评级方法基础上产生了一批信用风险模型,这些模型受到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信用风险模型主要是通过数学手段对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对有关群体或个体的信用水平进行定性或者定量评估,并对其未来行为的信用风险进行预测,提供信用风险防范的有效依据和手段。信用风险模型的提出和发展之所以受到广泛关注,主要基于以下原因:        1、公司倒

3、闭的结构性增加    尽管近年来的经济萧条是在不同国家的不同时间发生,但对大多数关于倒闭的统计表明,与以前的经济萧条时期相比,公司倒闭显著增加。从某种程度上说,世界范围内的破产有了一个持久的或者说结构性增加。这可能是由于全球性竞争引起的,但不管怎么说,准确的信用风险分析显得比过去更加重要。    2、脱媒效应(disintermediation)    随着资本市场扩张并涉及到中小企业,银行作为融资中介的地位削弱,银行和其他传统金融机构对获得贷款的公司(或者借贷者)的规模要求有越来越小的趋势,其信用等级要求也越来越低。资本市场的成长对传统金融机构的信用投资组合产生

4、了一种“赢家咒语”(winner’scurse)效应。    3、抵押品价值降低及其波动增加    在亚洲金融危机发生的同时,在一些发达国家如瑞士、日本发生了银行危机。这些危机表明,有形资产价值和不动产的价值是很难通过清算来估计的。抵押品价值的不确定性越大,贷款的风险就越大。    4、资产负债表之外的衍生产品的增长    由于衍生工具市场的显著扩展,信用风险的增加必然带来对贷款帐目以外信用的分析需求。在美国大银行中,由场外交易(otc)的掉期和远期等衍生工具带来的表外风险的名义价值比他们贷款帐目价值的10倍还多。实际上,表外信用风险的增长是国际结算银行(bank

5、forinternationalsettlemants即bis)在1993年规范风险资本的主要原因。    5、信息技术的进步    计算机系统的发展以及相关信息技术的发展,例如历史贷款数据库的发展,使得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有可能检测高效的建模技术,除了能分析贷款损失和价值分布函数及其分布的尾部形状,银行还可以利用现代组合理论的模型和技术对贷款组合进行积极而有效的管理。    6、bis对风险资本的规定    除了以上五个原因之外,银行发展新的信用风险模型最大的动力来自对bis订立的借贷资本强制规定的不满。现行的bis政策可以称为“万能”政策。不管贷款的规模、到期日

6、和借方的信用水平如何,对私人部分的所有贷款都要遵循相同的8%资本保证金。因此,一个濒临破产的公司和一个aaa级的企业在贷款方面的待遇是相同的。很多大公司提议允许他们将内部信用风险模型用于计算并划分借贷者的信用等级。从1998年起,国际结算银行开始准许10家主要大银行使用市场内部风险模型,用于一般性的和特殊性的市场风险度量,并每天报告交易计划的一般资本需求。现代信用模型的出现给借贷市场带来了显著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大量信用衍生工具的出现和赊销市场的出乎意料的增长。银行等金融机构第一次能够积极地、准确地控制它们的信用风险,从而改善经济界或者银行自身的风险状况。   二、

7、creditmetrics模型的基本思想    creditmetrics(信用计量)模型是j.p.摩根在1997年推出的用于量化信用风险的风险管理产品。与1994年推出的量化市场风险的riskmetrics一样,该模型引起了金融机构和监管当局的高度重视,是当今风险管理领域在信用风险量化管理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      1、信用风险取决于债务人的信用状况,而企业的信用状况由被评定的信用等示。因此,信用计量模型认为信用风险可以说直接源自企业信用等级的变化,并假定信用评级体系是有效的,即企业投资失败、利润下降、融资渠道枯竭等信用事件对其还款履约能力的影响都能及时恰当

8、地通过其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