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训、校风、教风、学风解读

校训、校风、教风、学风解读

ID:20993145

大小:2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18

校训、校风、教风、学风解读_第1页
校训、校风、教风、学风解读_第2页
校训、校风、教风、学风解读_第3页
校训、校风、教风、学风解读_第4页
校训、校风、教风、学风解读_第5页
资源描述:

《校训、校风、教风、学风解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校训、校风、教风、学风解读校训、校风、教风、学风解读  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校训解读:  校训是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影响学校和师生发展的关键。它既是学校品格和美质的象征,也是全体师生的行动指针。校训的确立可以体现一个学校的特色,也能反映一个学校的文化底蕴。校训作为学校全体人员的奋斗目标,对全体师生员工时时起到巨大的凝聚力和牢固的向心力作用。它体现了学校办学的思想,是规范师生行为的准则和行动指南。校训作为校园文化的精髓,具有催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教育力量,能够帮助广大师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

2、形成科学的态度、开拓的精神和高尚的品德,能够确立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对实现学校办学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们学校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出自《周易》中的卦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思是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应刚毅坚韧,奋发图强;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这句话也是清华大学的校训。我们学校用这句话作为校训,其用意十分明显:“自强不息”是要求学生具有奋发图强,勇往直前,争创一流的品格。如梁启超所言:“君子自励犹天之运行不息,不得有一

3、暴十寒之弊,学者立志尤须坚忍强毅,见义勇为,不避艰险。”“厚德载物”是要求学生具有团结协作,严以律己,无私奉献的精神。如梁启超所言:“君子接物,度量宽厚,犹大地之博,无所不载。责己甚厚,责人甚轻。名高雍容,望之俨然,即之温然。”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涵,体现了一种健全的人格,它集刚健和柔顺两种不同的特质于一身,标志着人格发展的一种全面性。  本校训体现了师生的共同价值观和追求,是师生共同遵守的基本思想规范和行为准则,是学校的一种精神型的潜在课程,发挥着塑造师生人格、夯实精神底蕴、导引师生

4、做人做事的功效。校训需要我们深入灵魂去感悟、去深思,从而使我们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  校风:善思明礼求真践行  校风解读:  校风是一所学校所特有的占主导地位的行为习惯和群体风尚,体现为一种独特的心理环境,它稳定而具有导向性。具体表现为领导者的工作作风、教师的教学作风、学生的学风和职工的工作作风,同时也反映全校师生的道德水准和治学执教的风貌。  善思,强调了善于思考的重要性。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指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考乃是人生最大的快乐,能够思维是人类和动物的重要区别。善思是打开一切宝库的钥匙。

5、作为教师,只有善思才能教出出色的学生;作为学生,只有善于思考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明礼,从广义上讲,就是“讲文明”;狭义上,就是“明晓规矩”。礼,是由一定社会的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形成的大家共同遵守的礼节。我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古代学者颜之说:“国尚礼则昌,家尚礼则大,身有礼则修,心有礼则泰。”将明礼作为校训,体现了学校对礼仪教育的重视。  求真,体现了我校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价值追求。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对人真,方能得知己;对事真,才可获真知。希望全体师生,说真话,行真事,

6、做真人。去除浮躁,力戒虚假,追求真知灼见。  践行,践者,实行也。践行,就是落实到具体行动上。是告诉大家,不要光说不做。不能做言语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而要亲自实践,亲自行动。  教风:尚德励志博学创新  教风解读:  教风,是教师在长期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教育教学的特点、作风和风格;是教师道德品质、文化知识水平、教育理论、教学技能等素质的综合表现,是校风建设的关键。  尚德,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强调为师者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师德。优良的师德、高尚的师风是搞好教育的灵魂。“德”闪烁

7、着人性的光辉。《大学》中说: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尚德”是人格完善的基本要求,是人生的基础教育、是人成其为人的必要修炼。在价值追求多元化,功利主义、浮躁之气甚嚣尘上的当今社会,内在的道德修养正在被许多人忽略不计,将“尚德”作为校训,意在提醒每一位教师,时刻关注自己的道德修养,做“有根的人”。  励志,词典上的解释是,奋发志气,把精力集中在某方面,汉班固《白虎通·谏诤》:“励志忘生,为君不避丧生。”励志就是为了实现某一志向激励自己刻苦努力。以此为教风,乃是激励教师们奋起志向,集中心思致力于教育事业。

8、  博学,是对教师学品、学问、学识和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的基本要求,是以恭敬严肃、一丝不苟的态度,终身学习、刻苦钻研、积极探索、勇于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水平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言传”与“身教”相结合,真正做到学高为师。  学风:文明守纪,乐学创新  学风解读:  学风是一个学校的治学精神、治学态度和治学原则,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全面育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