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江苏省宿迁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精品解析:江苏省宿迁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ID:21011207

大小:370.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18

精品解析:江苏省宿迁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1页
精品解析:江苏省宿迁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2页
精品解析:江苏省宿迁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3页
精品解析:江苏省宿迁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4页
精品解析:江苏省宿迁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品解析:江苏省宿迁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江苏省宿迁市中考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O-16 Na-23 S-32 Fe-56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计2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成语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下列成语所描述的变化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刻舟求剑B.滴水成冰C.抱薪救火D.聚沙成塔【答案】C【解析】A、刻舟求剑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的生成,是物理变化,错误;B、滴水成冰是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的生成,是物理变化,错误;C、抱薪救火的过程中发生燃烧现象,是化学变化,故正确;D、聚沙成塔的过程在没有新物质的生成,是物理变化,错误。故选C。【点睛】判断物

2、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看是否有新物质的生成,有新物质的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AB.BC.CD.D【答案】B【解析】A、给液体加热时,试管中的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错误;B、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慢慢的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的搅拌,正确;C、测定溶液的酸碱度时不能将pH试纸直接插入待测液体中,错误;D、用天平称量固体的质量时,要做到左物右码,故D错误。故选B。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稀盐酸、稀硫酸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其溶液中都含有H+B.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C.将硝酸

3、铵固体溶于水溶液温度会升高D.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包括:SO2、NO2、 CO2、 CO等9【答案】A【解析】A、稀盐酸和稀硫酸在溶液中都能电离出氢离子,故二者的化学性质相似,正确;B、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但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比如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有盐和水生成,但是不是中和反应,错误;C、硝酸铵固体溶液水温度降低,错误;D、二氧化碳气体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错误。故选A。4.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Cu2+、Mg2+、NO3-、OH-B.H+、SO42-、CO32-、Ba2+C.K+、NO3-、Cl-、Na+D.H+

4、、NO3-、Ca2+、 OH-【答案】C【解析】A、铜离子和镁离子不能与氢氧根离子共存,错误;B、氢离子和碳酸根离子不能共存,错误;C、四种粒子可以共存,正确;D、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不能共存,错误。故选C。5.下列归纳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化学与社会发展B.化学与健康①广泛使用太阳能能有效减少碳排放②普通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③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易形成酸雨①缺碘会引起骨质疏松②糖类是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③为补充蛋白质只吃肉类不吃蔬菜C.化学与安全D.化学实验中的先与后①进入溶洞前做灯火实验②煤气泄露立即开灯查找泄露③煤炉上放盆水防止CO中毒①制取气体:先加药品

5、后检查装置气密性能②称量一定质量药品:先加药品后加砝码  ③可燃性气体燃烧:先验纯后点燃A.AB.BC.CD.D【答案】A9B、缺碘易患甲状腺肿大,缺钙引起骨质疏松,错误;C、煤气泄漏不能立即打开灯,可能引起爆炸,错误;D、制取气体时,先检查气密性,后装药品,称量一定质量的药品,要先加砝码,后加药品,故错误。故选A。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铁制品在湖湿的空气中比在干燥的空气中易生锈B.葡萄糖(C6H12O6)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1:2:1C.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D.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答案】B【解析】A、铁与氧气和水接触易生锈,正确;B、葡萄糖

6、(C6H12O6)中C、H、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2:1,故质量比不可能是1:2:1,故错误;C、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正确;D、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正确。故选B。7.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降温可使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为饱和溶液C.将t2°C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乙>甲=丙D.P点表示t1℃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是25g【答案】D【解析】A、溶解度的大小与温度有关,错误;B、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故降温可以使接近饱和的

7、丙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故错误;9C、将t2°C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甲乙为饱和溶液,丙为不饱和溶液,故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乙>甲>丙,故错误;D、P点表示t1℃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是25g,正确。故选D。8.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打开浓盐酸、浓硫酸的试剂瓶,瓶口都看到白雾B.铁丝在纯氧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C.实验室电解水,正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1D.灼烧鸡蛋清,产生烧焦羽毛的特殊气味【答案】D【解析】A、浓盐酸有挥发性,而浓硫酸没有挥发性,故打开浓盐酸的瓶口有白雾现象,而浓硫酸没有,故错误;B、描述反

8、应的现象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