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效应大全

策略、效应大全

ID:21028314

大小:25.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0-18

策略、效应大全_第1页
策略、效应大全_第2页
策略、效应大全_第3页
策略、效应大全_第4页
策略、效应大全_第5页
资源描述:

《策略、效应大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收集的一些管理学常识。“驼鸟政策”鸵鸟在被追赶时,认为自己跑不掉,就会把头钻到沙子里,以为看不到追赶者,自己就把追赶者甩掉了,这就是“驼鸟政策”。一些企业在爆发危机时也会采取“驼鸟政策”:逃避媒体与公众的视线,采取不回应、不负责的策略。但这反而导致危机更加严重。亲爱的读者,您的企业,采用过“驼鸟政策”吗?“驼鸟政策”有哪些危害?在日常工作中,您或你周围的人是否也曾采用过“驼鸟政策”?“鸵鸟政策”对这些工作产生了什么影响?德尼摩定律东芝公司让企业员工自己申报最能发挥自己专长的职位,公司则以最大的努力实现他们的要求,使大家各得其所。在此基础上,公

2、司要求职工人人挑重担,“谁能拿得起100公斤就交给他120公斤的东西”。正是这种按人才的不同特长进行工作分配的做法,让东芝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而英国管理学家德尼摩将这种现象总结为:“凡事都应有一个可安置的所在,一切都应在它该在的地方。”这就是著名的德尼摩定律。赢得一位顾客的好感意味着赢得250人的好感,什么是250定律?每一位顾客身后,大体有250名亲朋好友。如果你赢得了一位顾客的好感,就意味着赢得了250个人的好感;反之,如果你得罪了一名顾客,也就意味着得罪了250名顾客。这是美国推销员乔·吉拉德总结出的“250定律”。这说明必须认真对待身

3、边每个人,因为每个人的身后都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数量不小的群体。贝尔效应?英国学者贝尔的天赋极高,人们都说若他研究晶体和生物化学,一定会获得多次诺贝尔奖。但他却自甘默默奉献,将一个个开拓性的课题提出来,并指引别人登上了科学的高峰,这就是“贝尔效应”。在企业之中,也需要有贝尔这种具有奉献精神的领导者,敢于提拔能力比自己强的人,为有才干的下属创造机会,企业才能得到持续的发展。作为企业管理者,如何配合唱好红脸白脸?在企业中,常常会见到两个主管一个慈爱一个严厉,被称为红脸与白脸的配合管理。“白脸”是批评,从负面去禁止人的消极行为,而“红脸”则是表扬,从

4、正面去激励人的积极性。这种批评与表扬的心理效应是十分明显的。红脸与白脸搭配得当,对于改正员工错误,提高员工效率有积极作用。但若使用不得当,好事愈来愈少,坏事愈来愈多。亲爱的读者,您的上司或您自己就是“红白脸”之一吗?作为企业管理者,该如何配合实施红脸白脸的管理方式?冰淇淋哲学尽管夏天是卖冰淇淋最好的季节,但卖冰淇淋必须从冬天开始,因为冬天顾客少,会逼迫你降低成本,改善服务。如果能在冬天的逆境中生存,就再也不会害怕夏天的竞争。台湾经营之神王永庆将这种经过逆境的锻炼,就能在顺境中生存地更好的现象总结为“冰淇淋哲学”。亲爱的读者,您认同“冰淇淋哲学

5、”吗?在现今局势下,您的企业是否在根据“冰淇淋哲学”运营?抽屉式管理公司业绩不佳,各个部门之间相互抱怨,销售将责任推到售后:售后不周到,得罪了客户;售后则认为生产部门出了问题:产品质量不过关;而生产部门认为主要责任在技术人员……这种责任不明,互相推诿的现象在企业里时有发生,令管理人员左右为难。其实,在每个管理人员办公桌的抽屉里,都应有一个明确的职务工作规范:对每个人所从事的职、责、权、利四个方面进行明确的规定;明确每个人上下左右的对口单位等,理顺企业管理关系。这就是著名的“抽屉式管理”,也被称为“职务分析”。亲爱的读者,您认同“抽屉式管理”吗

6、?您是否曾用“抽屉式管理”来避免了企业里责权不明的现象?甜柠檬效应狐狸想找些可口食物,但只找到只酸柠檬,但它却说:“这柠檬是甜的,正是我想吃的。”这种只能得到柠檬就说柠檬是甜的自我安慰现象被称为“甜柠檬效应”,它能变恶性刺激为良性刺激,免去苦恼与痛苦,与阿Q精神颇有相似之处。职场上,总存在着种种不如意;企业的发展也并非想象中一帆风顺,在遭遇这些情况时,“甜柠檬效应”能发挥积极作用,能让人宽慰、接纳自己,并自得其乐。亲爱的读者,您是如何理解“甜柠檬效应”的?“甜柠檬效应”在您遭遇事业失意发挥了怎样的作用?您的企业是否通过“甜柠檬效应”而重新站立

7、起来?(个人联想: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是否也是一种潜在的激励法则呢?!)出丑效应在情节类似的四段访谈中,第一和第二段的受访者都是成功人士,不同的是,第一位态度自若,自信满满,还不时赢得了台下的掌声;而另一位就显得有些羞涩,以至于紧张到不小心打翻咖啡杯;第三和第四段的受访者都是普通人,第三位不紧张却也不吸引人,第四位则与第二位的表现相似。而据统计结果,观众最喜欢的是第二段里那位有些紧张的成功人士。可见,完美中带点小缺憾更受人欢迎,这就是“出丑效应”。任何人都不是完美的,因此作为管理者,犯点无伤大雅的小错误,会更让员工喜欢。世上也没有完美的

8、企业,偶尔犯个小错误,并进行及时的公关行动,将收获更多的消费者。亲爱的读者,您认同出丑效应吗?您的上司或您的“出丑效应”的效果如何?您的企业是否曾实践过“出丑效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