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肺出血50例临床分析

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肺出血50例临床分析

ID:21036517

大小:54.55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19

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肺出血50例临床分析_第1页
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肺出血50例临床分析_第2页
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肺出血50例临床分析_第3页
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肺出血50例临床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肺出血50例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肺出血50例临床分析陈颖(湖南省娄底市人民医院湖南娄底417000)【摘要】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肺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2年5月收治的50例肺出血新生儿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这5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25例,2组患儿均采用常规治疗及机械通气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儿采用气管内滴入1:10000肾上腺素盐水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立止血治疗。观察2组患儿肺岀血停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临床疗效、发生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无一例死亡,对照组死亡2例(8.0%),2组患儿病死率比较

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差异只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肺出血有较好的疗效,可以明显缩短肺出血停止时间,提高治愈率。【关键词】机械通气新生儿肺出血引言:新生儿肺出血是新生儿较常见的危重症之一,发生在各种疾病的垂危状态,是一种严重的综合征,发病率约占活产婴儿的l‰〜5‰,病死率极高。机械通气是利用呼吸机的机械装置产生气流和提供不等氧浓度,通过增加通气量、改善换气功能和减少呼吸的能量消耗,以达到改善或纠正乏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及酸碱平衡失衡

3、的治疗措施。我科2011年3月-2012年5月应用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进行了临床疗效分析,取得良好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患儿50例,男32例,女18例;胎龄<37周28例,≥37周22例;体重<1500gl2例,1501〜2000g8例,2001〜2500g8例,>2500g22例;发病H龄<3天37例,≥3天13例;原发病:围产期窒息20例,早产合并肺透明膜病13例,硬肿症4例,胎粪吸入性肺炎5例,重症肺炎4例,新生儿溶血症3例。2临床表现全部病例均符合新生儿肺出血的诊断标准。(1

4、)症状和体征:全部病例均有呼吸障碍,可见呼吸困难、呼吸暂停、吸气性凹陷、呻吟、呼吸增快、发绀、皮肤苍白或花斑;本组8例患者从鼻腔、口腔涌出鲜血,26例气道吸出鲜血或血性液体;(2)胸片:仅1例患者及吋做胸片检查可见大小不等淡薄片状阴影,苏余患者因病情重,本院无床边摄片未行胸片检查。⑶血气分析:所奋患者均奋不同程度酸中毒,其中代谢性酸中毒12例,混合性酸中毒14例。3方法全部病例均气管插管接史迪芬呼吸机,通气方式采用SIMV(压力控制+压力支持)模式。初调参数FiO20.5〜0.8,PIP2.45〜2.94kPa(25〜30cmH20),最高

5、3.23kPa(35cmH20),PEEP0.49〜0.59kPa(4〜5cmH20),最高0.68kPa(7cmH20),f35〜40次/min,I:E为1:(1.2〜1.5)。同时持续监测经皮血氧饱和度及定期监测血气、电解质。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儿采用气管内滴入1:10000肾上腺素盐水治疗,观察组患儿首先采用蛇毒血凝酶(深圳健安医药有限公司,批号:929212)0.5U静脉注射,然后0.25KU气管内滴入并呼吸气囊加压lmin,60min后再用1次,12小吋后重复上述方法,直到肺出血完全停止。4疗效判断标准用药Id内肺出血停止,生命体

6、征稳定,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含量无进行性下降,为显效。用药2d后肺出血停止,生命体征稳定,湿性眼音较前明显减少;用药3d后肺出血停止,生命体征基本正常,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含量稍下降,为有效。用药3d后肺出血稍减少或增多,生命体征不稳定,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含量进行性下降,为无效。5观察指标观察2组患儿肺出血停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临床疗效、发生不良反应等情况。6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7结果两组临床疗效:观察组患儿中有15例成功撤机,其中直接撤机9

7、例;其余4例放弃治疗后死亡,2例治疗无效死亡。CMV对照组中9例成功撤机,其中3例治疗6h后仍FiO20.9、PIP40cmH2O、MAP12cmH2O、I/E为1:1吋仍PaO24.6kPa、PaC028.77kPa,改用HFOV治疗后成功撤机;其余3例放弃治疗后死亡,3例治疗无效死亡。92%组别例数显效冇效观察组251112对照组25811无效总有效率276%8讨论新生儿肺出血多继发于早产、缺氧、严重感染、左心衰竭、寒冷损伤等疾病,确切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奋新生儿的急性肺损伤/呼吸窘迫综合征机制,出血性肺水肿机制,感染后免疫复合物形成-

8、损伤机制、异常肺表面活性物质机制、氧自由基损伤机制、血管活性因子分泌失调机制、转录因子异常表达与内皮生长因子表达过度机制等。适当的呼吸机参数设定和调节,加上综合治疗是抢救成功的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