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宋辽夏金元时期

高三·宋辽夏金元时期

ID:21054765

大小:42.5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8-10-19

高三·宋辽夏金元时期_第1页
高三·宋辽夏金元时期_第2页
高三·宋辽夏金元时期_第3页
高三·宋辽夏金元时期_第4页
高三·宋辽夏金元时期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三·宋辽夏金元时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高三·宋辽夏金元时期高三·宋辽夏金元时期高三·宋辽夏金元时期高三·宋辽夏金元时期高三·宋辽夏金元时期高三·宋辽夏金元时期高三·宋辽夏金元时期  总体特征: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  1、政治  民族政权并立,并逐步趋向统一。北宋实现了局部地区统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坚强中央集权。元朝实现中国历史上的第三次大统一,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巩固,中央集权制度基本完善。元建立行省制度对全国进行有效管辖,台湾、西藏等我国周边地区正式归辖于中央政权。  2、经济  经济中心南移完成,封建制生产方式进一步向边疆地区扩展,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格局。商品经济发展,出现了世界

2、上最早的纸币。民族间的经济交流频繁,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发展。  3、民族关系  汉族政权衰微,少数民族发展迅速。民族间战争一度频繁,但通过议和维持了较长时间的和平局面,经济文化交流密切。民族融合出现新高潮,形成新民族——回族。  4、文化  古代科技发展出现新高峰,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建筑技术、科技著作和天文历法成就突出。理学产生和发展。宋词和元曲成就突出,书院的兴起、宋词的繁荣、市民文学出现。  1、北宋的建立和分裂割据局面的结束  陈桥兵变:960年赵匡胤东京北宋  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措施,“先南后北”、“先易后难”;标志是北汉被灭。  2、北宋中央集权的强化  原因:吸取五代十国的

3、经验教训。  措施:①集中军权,杯酒释兵权;将禁军统领一分为三,直接对皇帝负责;设立枢密院与统领军队将帅互相牵制;实行更戍法。②集中行政权,在中央把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地方上派文官做知州,设通判与知州互相牵制。③集中财权和司法权,设转运使,司法人员由文官担任。④发展科举制度,考试分乡试、省试、殿试;科目减少,进士科最重要;实行糊名法。  影响:积极,五代以来的藩镇割据的基础被铲除,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与安定,有利于社会发展;消极,政府机构重叠,财政开支大,军队战斗力弱,导致“冗官”、“冗费”、“冗兵”,种下积贫积弱的祸根。  3、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  土地兼并严重:“不抑兼并”政策,“富者有弥望

4、之田,贫者无立锥之地”。  “三冗”出现,宋仁宗时积贫积弱局面形成。  阶级矛盾激化,农民起义不断。  辽、西夏的威胁。  4、庆历新政  1043年,为摆脱统治危机,范仲淹。  内容:严格官吏升迁制度;限制官僚子弟做官;加强保举和选派;裁并州县,减轻徭役;严肃政令。  核心:整顿吏治。  5、王安石变法  目的:挽救危机,实现富国强兵,巩固封建统治秩序。  措施:①理财,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②军事,保甲法、将兵法;③教育,改革科举制度,整顿太学。  意义:政府财政收入增加;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开垦了许多荒地;军事实力有所增强。  结果:宋神宗死后,司马光当政,新

5、法被废除。  原因:变法触动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用人不当,新法危害百姓。  评价:地主阶级改革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北宋积贫积弱局面,但社会矛盾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王安石是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  6、两宋民族及其关系  与契丹  兴起:辽河上游;唐末,汉族人躲避战乱,迁到长城以北,融合进步。  建国:916年耶律阿保机上京,耶律德光夺幽云十六州,改国号为辽。  南北面官制:南面官为汉人和契丹人担任,北面官由契丹人担任。  战争:高梁河战役,宋败,后再次征辽,被歼;宋由进攻转为防御。  1038年,元昊称大夏国皇帝,兴庆,“西夏”。  效仿唐宋王朝建立政治制度,行科举,创文字。  战争:

6、交战多年,损失严重,元昊请和。  1114年,完颠阿骨打举兵抗辽,1115年,阿骨打称帝,都会宁。  推行猛安谋克制:兵农合一制度。  辽亡原因:金国力强,辽政治腐败;各族人民的反抗;金与北宋联合夹击。  灭辽:1125年辽亡。  1127年,靖康之变,北宋亡。  1127年,赵构应天府称帝,建南宋,都临安。  抗金:①北方义军,八字军等;②岳飞“联结河朔”,郾城大捷。  绍兴和议:1141年,规定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以北的土地归金朝统治;南宋皇帝向金称臣;每年向金输纳岁币影响:宋金对峙局面形成,双方政治、军事力量基本上处于平衡妆态。  与蒙古  蒙古概况: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建蒙古

7、汗国;征战达到中亚、俄罗斯、印度河流域。  元朝建立: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都燕京,称大都。  统一全国:先后攻灭和征服西夏、金、吐蕃、大理,1276年灭南宋;1279年统一全国。  文天样抗元。  7、元朝统一的条件、意义  条件:①蒙古统治集团掌握着强大的武装。②战略战术运用正确地。③人民渴望统一,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④南宋等政权的腐朽没落。  意义:①结束分裂局面,奠定长期统一的政治局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