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生长发育与保健

儿童的生长发育与保健

ID:21070958

大小:2.24 MB

页数:43页

时间:2018-10-17

儿童的生长发育与保健_第1页
儿童的生长发育与保健_第2页
儿童的生长发育与保健_第3页
儿童的生长发育与保健_第4页
儿童的生长发育与保健_第5页
资源描述:

《儿童的生长发育与保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儿童的生长发育与保健开封市第一人民医院小儿科李红概述生长发育是儿童独具的一个重要特征,始于精卵细胞结合,止于青春期结束。生长——是指小儿各器官、系统的长大和形态的变化,可测出其量的改变。发育——是指细胞、组织、器官的分化完善和功能上的成熟为质的改变。发育不可通过简单的测量而得知。生长和发育两者紧密相关,不可截然分开。生长是发育的物质基础,而发育成熟状况又反映在生长的量的变化上。生长发育过程非常复杂,并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只有掌握儿童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了解影响因素,才能监测和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一小儿年龄分期根据小儿生长发育不

2、同阶段的特点,将小儿年龄划分为个时期?1、胎儿期从受精卵结合至小儿出生为止,共40周。胎儿期又分三个阶段。①胚胎期②胎儿中期③胎儿晚期一小儿的年龄分期2、新生儿期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至生后28天止。生后不满7天者称新生儿早期。一小儿的年龄分期3、婴儿期自出生至不满1岁。小儿的年龄分期4、幼儿期自1岁至满3周岁之前。小儿的年龄分期5、学龄前期自3周岁至6~7岁。小儿的年龄分期6、学龄前期自入小学起(6~7岁)至青春期前。小儿的年龄分期7、青春期从第二性征出现到生殖功能发育成熟,身高停止增长。女孩从11-12岁开始到17-18岁男

3、孩从13-14岁到18-20岁二生长发育的规律小儿生长发育,在总的速度上和在各器官、系统的发育顺序上都遵循一定的规律。认识小儿生长发育规律有助于儿科护士对小儿生长发育状况进行正确评价和指导。生长发育是连续性与阶段性共存1、生长发育贯穿于整个儿童期,是一个连续过程,但各个阶段生长发育速度不同,体现了生长发育过程的阶段性。例如:各系统器官发育的不平衡2、各系统的发育快慢不同,各有先后。生长发育有明显的规律性3、生长发育遵循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如运动发育的规律是:生长发育存在个体差异4、

4、生长发育虽遵循一般性规律,但在一定范围内由于受遗传、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存在相当大的个体差异。因此,评价儿童生长发育水平时必须考虑各种因素对个体的影响。三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概况: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是影响小儿生长发育的两个最基本因素。遗传决定了生长发育的潜力,这种潜力又受到众多外界因素的作用和调节,两方面相互作用,决定了每个小儿生长发育的水平。三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一)遗传因素:父母的遗传基因决定小儿生长发育的潜能与轨迹,包括身高、体重、心理活动特征、性格特点、对致敏原的敏感性、对疾病的敏感性等。三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二)环境因素

5、:1、营养:是儿童正常发育的物质基础,生后营养不良直接影响体重、身高的增长,还降低机体的免疫力、内分泌、神经调节等功能。三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2、疾病:疾病干扰正常的生长发育。急性感染常使体重减轻;慢性疾病则影响体重和身高的发育;内分泌疾病对骨骼生长和神经系统地发育影响较大;先天性心脏病可造成生长发育迟缓。三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3、孕母情况:孕母的营养、情绪、身心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胎儿在宫内的发育以及日后生长发育的最终结局。三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4、家庭和社会环境:良好的居住环境、卫生条件,如阳光充足、空气新鲜、生活行为健康、正确

6、教养、体育锻炼、完善的医疗服务等,是保证生长发育最佳状态的重要因素。三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5、睡眠:儿童入睡后,脑垂体的前叶就能分泌出一种生长激素。如睡眠不足,生长激素就可能受阻,形成精神性侏儒症。三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6、锻炼:利用自然条件进行体格锻炼对增强儿童体质,提高发育水平和降低发病率有很大作用。日光、空气、水能促进新陈代谢、消化、吸收和血液循环,有利生长发育。四小儿体格生长观察儿童体格生长,常选用具有特征的可测量项目作为指标,如体重、身高(长)、头围、胸围、囟门、牙齿,以体重与身长最重要。四小儿体格生长1、体重:为各器

7、官、组织、体液的总重量,是衡量儿童体格生长与营养状况的最灵敏指标,也常作为计算药量、静脉输液量等的依据。新生儿出生平均体重为3kg,生后3-4月体重约为出生时的2倍(6kg),1岁时体重约为出生时的3倍(9kg),2岁时体重约为出生时的4倍(12kg),临床可用以下公式估计体重:1-6个月体重(kg)=出生体重+月龄×0.7kg7-12个月体重(kg)=6(kg)+月龄×0.25kg2-12岁体重(kg)=年龄×2+8(kg)四小儿体格生长2、身高(长):是指头顶到足底的全身长度,是反映骨骼发育的重要指标。三岁以下小儿取仰卧

8、位测量,称身长;三岁以后立位测量,称身高。出生时身长平均为50cm,一岁时75com,两岁时87cm。两岁以后身高每年增长6-7cm。2-12岁身高估计公式:身长(高)=年龄×7(cm)+75cm四小儿体格生长3、坐高:坐高是指由头顶到坐骨结节的长度,3岁以下儿童取仰卧位测量,称顶臂长。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