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试答案

期中考试答案

ID:21076658

大小:3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19

期中考试答案_第1页
期中考试答案_第2页
期中考试答案_第3页
期中考试答案_第4页
期中考试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期中考试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开放教育法学本科《中国法律思想史》模拟试卷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我国神权法思想的发展过程大体可以概括为:形成于_____代,极盛于_____代,动摇于_____代。  2、先秦儒家的三位代表人物各有自己的思想特点,____、_____代表封建贵族的利益、____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  3、封建立法的根本原则“三纲”是指“____,____,____”,董仲舒用____对“三纲”加以附会和解释,给“三纲”涂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4、李世民统治集团制定“安人宁国”方针思想方面的基础,即推崇____,并吸收____,____两家的思想,特别是使中国古代____结合的思

2、想路线牢固地确立起来。5、王安石主张用_____和_____相结合的方法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人才。  6、梁启超认为,“_____”使变法维新的出发点,_____是救亡图存的必由之路。  7、沈家本认为在适用法律时,也必须贯彻____、____的原则。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提出“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改革时弊观点的思想家是(  )  A、魏源                    B、龚自珍  C、林则徐                  D、洪秀全  2、孙中山“五权宪法”的宪法思想的理论基础是(  )。  A、民主主义                B、民族主义  C、

3、民权主义                D、民生主义  3、黄宗羲国家法律起源论的核心是(“  ”)说。A、天命                    B、公利C、天理                    D、民权  4、黄老之学产生于(  )。  A、战国前期                B、春秋时期  C、战国后期                D、战国中期5、首先提出德刑并用,以刑辅德思想的是(  )A、管仲                  B、商鞅C、孔丘                  D、子产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管仲所称得“国之四维”为(    )

4、。A、礼            B、义            C、廉D、耻            E、信  2、白居易法律思想的特点主要有(    )。  A、因事制宜                  B、刑、礼、道“迭相为用”  C、法令贵一,自上行之        D、良贱异法  E、正确运用法律,慎选司法官吏  3、在“政刑”与“德礼”的关系上,朱熹认为(    )。A、都是“天理”的“产物”B、都是统治的工具和方法C、目的都是“存天理、灭人欲”D、二者在本质上是统一的  4、明清启蒙思想家的主要代表有(    )。A、黄宗羲                  开放教育法学本科《

5、中国法律思想史》模拟试卷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我国神权法思想的发展过程大体可以概括为:形成于_____代,极盛于_____代,动摇于_____代。  2、先秦儒家的三位代表人物各有自己的思想特点,____、_____代表封建贵族的利益、____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  3、封建立法的根本原则“三纲”是指“____,____,____”,董仲舒用____对“三纲”加以附会和解释,给“三纲”涂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4、李世民统治集团制定“安人宁国”方针思想方面的基础,即推崇____,并吸收____,____两家的思想,特别是使中国古代____结合的思想路线牢固地确立起

6、来。5、王安石主张用_____和_____相结合的方法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人才。  6、梁启超认为,“_____”使变法维新的出发点,_____是救亡图存的必由之路。  7、沈家本认为在适用法律时,也必须贯彻____、____的原则。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提出“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改革时弊观点的思想家是(  )  A、魏源                    B、龚自珍  C、林则徐                  D、洪秀全  2、孙中山“五权宪法”的宪法思想的理论基础是(  )。  A、民主主义                B、民族主义  C、民权主义     

7、           D、民生主义  3、黄宗羲国家法律起源论的核心是(“  ”)说。A、天命                    B、公利C、天理                    D、民权  4、黄老之学产生于(  )。  A、战国前期                B、春秋时期  C、战国后期                D、战国中期5、首先提出德刑并用,以刑辅德思想的是(  )A、管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