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历史入学调研试卷

2019届高三历史入学调研试卷

ID:21081333

大小:44.5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10-19

2019届高三历史入学调研试卷_第1页
2019届高三历史入学调研试卷_第2页
2019届高三历史入学调研试卷_第3页
2019届高三历史入学调研试卷_第4页
2019届高三历史入学调研试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届高三历史入学调研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精品文档★2019届高三历史入学调研试卷kj.co2019届高三入学调研考试卷历史(一)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Ⅰ卷本卷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

2、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有学者认为商周之际的中国文明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而且是全方位的,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大革命”。其意义,当然不仅仅是在王权易姓,还在于理性超越了信仰,引领了此后三千年的文明。材料反映了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0/20★精品文档★A.分封制取代内外服制是历史的进步B.西周的制度推动了各地的文化认同c.西周制度文化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D.礼乐制度确立使自然信仰逐渐衰亡2.汉代皇帝若遇到天降灾异,常会下诏书罪己:“天下治乱,在朕一人。”认为灾异责任全归于自己一人之身

3、。这从侧面反映出A.汉代自然灾害频繁发生B.皇权神圣化的逐步加深c.君主权力受到有效制约D.阴阳五行学说影响广泛3.东汉豪强地主经营的田庄,组织大规模的多样化生产……既种植谷物、蔬菜、经济作物,又从事纺织、酿造、制药等生产。此类田庄的增多A.直接导致了商品交换范围的缩小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经济的发展c.顺应了豪强地主垄断农业的潮流D.提供了商品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4.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2

4、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0/20★精品文档★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5.有学者称:“内重外轻虽无割据之忧,却使地方失去绥靖御侮能力,在内忧外患交加的情况下,就要导致亡国的危险。”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与唐宋王朝走向瓦解的教训相符合B.在中央集权前提下地方适度分权c.君主集权加剧了中央与地方的对立D.制度设计应该遵循外重内轻原则6.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北宋制度设计的历史记述。据此推断,北宋制度设计记述出处太祖、太宗平一海内,惩

5、累朝藩镇跋扈,尽收天下劲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内外相维,上下相制,等级相轧……是以天下晏然,逾百年而无犬吠之警,此制兵得其道也。《文献通考》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乏祸,虏骑所过,莫不溃散。《朱子语类》A.通过分化兵权铲除割据基础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0/20★精品文档★B.成效符合宋初君臣的构想,c.保障政府机构合理发挥作用D.致使旧弊虽除、新弊渐生7.宋代农学家陈敷说:“多虚不如少实,广种不如狭收。”元代农学家王祯说:“凡

6、人家营田,皆当量力。宁可少好,不可多恶。”明代农学家沈氏说:“作家第一要勤耕多壅,少种多收。”该材料主要表明从宋代到明代的农业生产中A.人地矛盾的显现B.精耕细作的传承c.稻麦种植的减少D.技术交流的增加8.朱熹认为“理”在心外,提倡“格物致知”以通“天理”;王阳明强调“理”在心中,主张“致良知”以知“天理”。这一变化A.颠覆了传统儒学的信条B.有利于儒家信仰的强化c.不利于理学精神的推广D.否定了天理涵盖的内容9.我国第一部药学专书《神农本草经》大约成书于汉代,《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

7、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这些史实说明,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0/20★精品文档★A.源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B.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c.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D.受到了宋明理学的推动10.1871年8月,清政府成立“幼童出洋肄业局”,负责留美学生在美期间的中文学习和西式教育。1872年至1875年,清廷先后派出四批共120名9岁至15岁的幼童赴美留学。这说明A.所学幼童多为官宦子弟B.清廷实行教育救国政策c.洋务派认同美国的制度D.清廷寻求强国御辱之道11.石约翰

8、对《清季外交史料》中的“主权”二字进行统计,发现从1875年至1894年间,“主权”二字仅在每百页出现一次,而从甲午之后的1895年起,“主权”二字的出现频率显著增加。这反映出A.晚清政府坚持“天朝上国”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