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丽萍——师生共读,向着生命明亮那方

包丽萍——师生共读,向着生命明亮那方

ID:21088381

大小:3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19

包丽萍——师生共读,向着生命明亮那方_第1页
包丽萍——师生共读,向着生命明亮那方_第2页
包丽萍——师生共读,向着生命明亮那方_第3页
包丽萍——师生共读,向着生命明亮那方_第4页
资源描述:

《包丽萍——师生共读,向着生命明亮那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小学语文论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师生共读,向着生命的明亮那方【摘要】阅读被誉为“学习之母、教育之本”,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在新知识、新信息不断涌现的今天,让我们的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阅读,不仅是他们进入高层次学习的需要,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学习的需要。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我不断探索师生共读整本书的有效方法,通过师生共读,提供书源,指导读书方法,创设读书条件,建立动

2、力机制,使学生走上了阅读之路,并且爱上阅读,享受阅读带来的快乐。【关键词】师生共读书源方法条件机制“知识因传播而美丽,生命因阅读而精彩”,阅读被誉为“学习之母、教育之本”,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培养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同时作出了量的规定: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在新知识、新信息不断涌现的今天,在视听技术不断普及、人们阅读能力不断下降的今天,让我们的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阅读,不仅是他们进入高层次学习的需要,也是

3、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学习的需要。作为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指导他们进行阅读的方法。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我不断探索师生共读整本书的有效方法,通过师生共读,提供书源,指导读书方法,创设读书条件,建立动力机制,使学生走上了阅读之路,并且爱上阅读,享受阅读带来的快乐。一、提供书源,保障阅读引领课外阅读,书源是关键问题。良好的书源是学生获取精神食粮的基础,是进行师生共读的首要条件。在实践中,我通过以下方法解决书源:(一)推荐家长购买。在每一学期的开始或结束,我都会以书信的形式要求家长为孩子购买书籍。如三年级开

4、学初,我在家长书里这样推荐:本学期必备书目:《爱的教育》、《窗边的小豆豆》、《木偶奇遇记》、《新经典,日日诵》、《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0首》;本学期推荐书目:绘本:《犟龟》、小淘气尼古拉》、《苹果树上的外婆》、《云朵棉花糖》等。故事书:《了不起的狐狸爸爸》;《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汤素兰《笨狼》系列;孙幼军《小猪唏哩呼噜》系列,《小布头奇遇记》;郑渊洁《舒克和贝塔》系列;周锐《大个子老鼠小个子猫》;杨鹏《装在口袋里的爸爸》系列;《一千零一夜》等。百科类:《昆虫记》、《森林报》(秋)。必备书目要求每位学生购买,经典诗文供每天

5、早上诵读,故事小说在“每月好书”读书会时师生共读。推荐书目供家长参考,选择三四本购买,鼓励孩子与别人交换阅读。(二)建立班级图书角4小学语文论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农村没有阅览室、图书馆,家庭藏书也不丰富,我就发动学生自己建立班级图书角。我班的图书角里有满满一书架的书,大概有三百多本,全都是学生带来的。把自己看过的书贴上标签,放到书架上,自己也可以随时取一本感兴趣的

6、书观看,学生兴味盎然,常常一有新书好书就迫不及待地放到书架上,下课、中午也常常有学生围在书架前选书看书。班级图书角,为学生营造了“无处不逢书”的氛围,让书香飘到每位学生的心上。(三)上图书馆借阅对于阅读量大,阅读能力强的学生,推荐他们上临海图书馆办理借书证借阅。一学年来,这支借阅的队伍渐渐庞大,好多学生已走上自主阅读的道路。二、师生共读,指导阅读得法课内,得益课外,这是我们教师所倡导并遵循的重要原则。我主要在师生共读实践中引导学生形成读整本书的策略,让学生明白,拿到一本书以后可以怎么做,从而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为其独立课外阅

7、读扫除障碍,提高效率。在具体实施上,主要通过每周一次的班级读书会,采取以下程序进行师生共读:(一)导读阅读整本书,首先要了解与这本书相关的信息,而一本书的封面、序言、目录就包含了许多我们需要的信息。师生共读的第一步就是指导学生拿到一本书后,进行“三读”:一读封面,二读序言,三读目录。在最短的时间里,了解作者、译者,粗知书本大意,找到阅读的金钥匙,引起阅读期待,激发阅读兴趣。(二)讨论师生共读就是师生共同阅读、共同思考、共同交流感悟的过程。学生有话语权,有倾吐的欲望,阅读后更需要表达。因此,在读完整本书后要围绕话题进行交流讨论,

8、理清困惑,深化理解,分享读书的经验和快乐。1、关注情节。经典读物大多情节曲折,环环相扣,吸引着学生乐于阅读。交流讨论时从最打动学生的情节谈起,能达到梳理情节的目的。2、亲近人物。人物形象是作品的灵魂,他们承载着作者的思想与情感,在阅读讨论中对人物进行评价赏析,能让学生贴近作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