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空心村”整治问题

浅析“空心村”整治问题

ID:21103864

大小:5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19

浅析“空心村”整治问题_第1页
浅析“空心村”整治问题_第2页
浅析“空心村”整治问题_第3页
浅析“空心村”整治问题_第4页
浅析“空心村”整治问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空心村”整治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空心村”整治问题【】长期以来,学术界对空心村的概念尚未形成统一标准,刘彦随学者等结合山东典型村庄调研和系统的理论分析,指出农村空心化本质上是在城乡转型发展进程中,由于农村人口非农化引起“人走屋空”,以及宅基地普遍“建新不拆旧”,新建住宅逐渐向外围扩展,导致村庄用地规模扩大、闲置废弃加剧的一种“外扩内空”的不良演化过程,强调农村空心化是乡村地域系统演化的一种特殊形态,其结果产生了空心村。既包括农村土地空心化、人口空心化,也包括农村产业空心化和基础设施空心化,本质上是农村地域经济社会功能的整体退化。  【关键词】空心村;整治;农村经济  :

2、F301:A:1006-0278(2012)05-008-01  农村的空心化关系到农村的整体格局和景观、乡村文化、村民生活环境以及耕地保护等众多因素的发展,是农村土地整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国家粮食安全、新农村建设、基本农田保护等一系列国计民生战略密切相关。因此,如何借助可量化指标与定量模型来评判农村空心化的发展阶段,进而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理、改造措施,避免农村空心化程度加剧和防止出现新的空心村,是急需深入研究的理论难题和现实问题。  一、空心村形成的原因及影响  空心村的形成多发生在平原村庄集中连片发展的地区,这些地区村庄规模大,宅基地分布散

3、乱无序,容易形成内占外扩的土地利用形式。  1.土地的稀缺性以及人多地少的现状,加上宅基地的无偿使用和无期限使用的制度,农民形成“疯抢”宅基地的现象。随着家庭人口的增加,家庭结构由“四世同堂”主干家庭向多核心家庭变迁,分家新户对宅基地的需求扩大,宅基地日益紧缺。由于村内宅基地有限,一些在村庄周围沿公路分布的耕地便成为修建宅基地的新目标,村民纷纷将自家耕地改建为宅基地,致使耕地数量下降,并伴随着耕地非农化连锁反应,耕地逐渐退化成生活居住地。对于村内旧宅基地则成为老年人的居住地,而闲置的宅基地的户主面对宅基地稀缺的现状,基于为子孙后代考虑,并不轻

4、易转让;一些有经济能力的村民则通过各种关系抢占地理位置优越的宅基地修建房屋等待房屋的增值,导致“一人多宅”变成财富的象征。最终形成恶性循环,旧宅基地面积没有减少且闲置率增高,但是新增宅基地面积却在不断扩大的土地浪费现象。  2.由于旧宅翻盖新房的成本较高,且旧宅基基础设施以及公共服务落后,生活条件差,交通相对闭塞,随着人们纷纷将宅基地修建到村庄外围,且生活环境随之提高,由于羊群效应,大家则争先效仿,形成摊大饼式的村庄扩张蔓延,这种现象造成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大量浪费土地,占用耕地。同时由于缺乏集体的规划,村庄整体布局混乱,乡村景观遭到破坏,村庄

5、内部脏乱差的境况不断的恶化,成为新农村建设进程中难以治理的毒瘤。  3.农村人口不断流向城市,农村人口“空心化”。村内青壮年人口多数流向城市务工,只在逢年过节回家小住探亲,家中房屋常年闲置或只有老人和孩子留守家中,“一三八”(老人、妇女、儿童)人群逐渐变成农村的主要居住人口,村庄人口“空心化”使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失,经济发展缺乏活力,并且形成许多社会问题,如留守儿童问题等;部分村民已经在城市购房,一些人的户口迁离农村,乡村人口转移并未与农村居民点用地缩减相挂钩,但是仍然保留原有宅基地的所有权,“两栖”占地现象普遍。  二、空心村整治建议  (一

6、)做好村庄规划,完善基础设施  针对各地不同的空心化现状,采用不同模式的规划方案,因地制宜。例如,修建中心村,将散乱的居民点进行集中布置,将小村并成大村,集中搬迁,积极响应国家城乡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坚持集约节约用地。在村庄规划中,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方向,建立适当规模的工业园区,适应农村非农化的发展,吸引外出务工劳动力人口的回流,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有效遏制农村人口空心化,保持农村经济活力;完善公共基础设施,改善村民的生活环境,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增加农村的内聚力。  (二)完善宅基地审批程序,不断推进宅基地管理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采取灵

7、活手段,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加大执法力度,严格宅基地审批,杜绝“乱批乱占”宅基地现象。运用行政手段依法收回非法占用的宅基地,以及采用经济手段对宅基地超标部分和旧宅基地(建新不拆旧的)按年【】长期以来,学术界对空心村的概念尚未形成统一标准,刘彦随学者等结合山东典型村庄调研和系统的理论分析,指出农村空心化本质上是在城乡转型发展进程中,由于农村人口非农化引起“人走屋空”,以及宅基地普遍“建新不拆旧”,新建住宅逐渐向外围扩展,导致村庄用地规模扩大、闲置废弃加剧的一种“外扩内空”的不良演化过程,强调农村空心化是乡村地域系统演化的一种特殊形态,其结果产生

8、了空心村。既包括农村土地空心化、人口空心化,也包括农村产业空心化和基础设施空心化,本质上是农村地域经济社会功能的整体退化。  【关键词】空心村;整治;农村经济  :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