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期刊论文审稿组织模式的现状分析及展望

科技期刊论文审稿组织模式的现状分析及展望

ID:21128000

大小:72.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19

科技期刊论文审稿组织模式的现状分析及展望_第1页
科技期刊论文审稿组织模式的现状分析及展望_第2页
科技期刊论文审稿组织模式的现状分析及展望_第3页
科技期刊论文审稿组织模式的现状分析及展望_第4页
科技期刊论文审稿组织模式的现状分析及展望_第5页
资源描述:

《科技期刊论文审稿组织模式的现状分析及展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科技期刊论文审稿组织模式的现状分析及展望摘要:本文从现有的几种期刊论文审稿组织模式,具体分析专家评审制在论文审稿体系中的作用及其存在的弊端,提出了改进专家审稿体制的措施,最后对期刊论文审稿组织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展望。关键词:专家评审;期刊论文;审稿组织;展望中图分类号:G25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5-0120-02期刊由于其对特定人群具有延续性的影响作用而成为一种主流出版物种类,有着300余年的发展历史。期刊审稿作为论文发表的重要步骤,对于提升论文质量、推动学科科研水平等具有积极作用。我国迄今为止已有2⑻余年的审稿历史,“三级审稿责任制度”在行业中的推行

2、也长迗60余年。构建科学、合理的期刊论文审稿模式是推动学科发展、营造端正严肃的学术氛围的充分前提。在经济全球化、出版业面临转型等大背景下,有关我国以专家审稿为基础的期刊论文审稿模式的利弊的讨论持续不断,创新传统论文审稿方法、缩短论文出刊周期时间、提高审稿效率呼声日益高涨。一、期刊论文审稿组织模式概述17世纪中后叶的巴黎,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由科学家组成的编委会,标志着近代同人论文评审机制的产生[1]。我国的论文同人评审制度始于乾隆时期的《吴医汇讲》,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发展历程。新中国成立以来,以“三审制”为基础的论文审稿制度在业界就已经推行。“三审责任制度”在1997年6月新闻出版署发布的《图

3、书质量保障体系》第八条中被再次规定和强调。作为我国期刊论文审稿的核心制度,“三审制”的流程是由初审、复审、终审三个层次组成[2]。其中,初审阶段由编辑部审查;复审由副主编、专家审查;终审由主编或编委完成。期刊可根据自身需要进行外审,但外审仅作为附加的审稿层级而不能取代“三审”中的任意一级。在实践中,各类型期刊根据自身特点,分别发展出了自有的期刊审稿模1.“三审一定”审稿机制。作为“三审制”的最基础升级,分为编辑部初审、专家复审、主编终审、编委定审等流程。适用于一般领域的期刊杂志审稿。2.“三审五定”的审稿机制。适用于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中。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论文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在国内外有着广

4、泛的影响,其中有11种杂志被SCI等国际一流数据库收录,有12种期刊被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医学文献联机检索系统收录。“三审”分别由编辑部初审、两名以上同研究领域专家复审、专业审稿小组核定。“五定”分别由供稿编辑、责任编辑、编辑部主任、总编辑及杂志社主管领导在各自职责范围内把关签字。“三审五定”审稿机制秉承标准化、规范化的审稿要求,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由于中间某个环节的出错而导致的审稿偏倚,减少人为主观失误,对于保证期刊论文处于较高学术水平上起着重要作用。1.“四审发稿”。亦被称为“盲法三审制”。它分为三项四个层次,分别为编辑部初审、专家(副主编)复审、主编终审三项步骤组成。在复审环节增加了匿名审稿

5、的步骤,即采用单盲法或双盲法审稿,也有个别期刊采用三盲法。“盲法三审制”是我国期刊审稿普遍采用的方法,在审稿中间步骤采用单盲法较多。学术水平高端的医学期刊一般采用双盲法审稿,如中华放射学杂志、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等。采用双盲法审稿是教育部所倡导的,是业界的主流倾向,被认为是更科学合理的审稿模式,成为期刊论文“二审”的未来发展方向。二、基于专家评审机制的期刊论文审稿组织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专家评审作为论文审稿中的“二审”,在期刊审稿机制中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目前,我国期刊多数依靠专家评审的意见作为选定论文的依据,但其本身的机制亦存在问题和不足,主要问题如下:1.专家级审稿人数量少、任务重。专业审稿人

6、的欠缺是影响论文审稿的源头,亦是存在于各个学科领域中普遍问题。以医学杂志来说,国外的专家审稿队伍远比国内的庞大很多,美国医学会杂志的审稿人多达3000余人,平均每位审稿人每年的审稿数量仅为2〜3篇,充足完备的审稿队伍使得审稿人能以轻松的状态完成审稿任务,并能保证每份审稿意见都具有参考意义,从而保证期刊的学术质量可维持在高水准上。在国内,就中华医学会杂志的专家审稿队伍而言,学术造诣深厚的专家审稿队伍稍显薄弱。《中华外科杂志》每年收录的论文多达2⑻0篇,而与其高论文数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专家审稿队伍仅为160余人,并且这些专家的研究领域相差较大,导致某些研究前沿性问题的专家审稿任务过重,审稿结果流

7、于形式[3]。1.审稿偏倚现象普遍存在。我国期刊审稿采用盲法三审制的审稿模式,并且采用单盲审稿方法较为普遍。单盲法有利于审稿人了解论文作者的背景资料、以往的研究成果,并且不用担心论文审稿结果受到作者的影响。但当前我国业界尚未形成标准化得审稿标准,单盲式的审稿模式容易使结果产生偏倚。由于近年来学术研究掺入的经济因素过多,使得论文抄袭、数据作假等学术不端正行为屡见不鲜,因名人效应而导致的审稿偏倚现象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