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经济史

中国近代经济史

ID:21153851

大小:412.00 KB

页数:38页

时间:2018-10-20

中国近代经济史_第1页
中国近代经济史_第2页
中国近代经济史_第3页
中国近代经济史_第4页
中国近代经济史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近代经济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近代经济史第二章 外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第一节 外国对近代中国经济主权的破坏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过程与基本特点二、两次鸦片战争对近代中国经济主权的破坏1、形成过程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和1842年《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和1860年《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一步加深;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和1895年《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大大加深;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和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2、基本特点第一,帝国主义的侵略是近代中

2、国长期处于社会动乱和贫困落后状态的总根源;第二,封建主义与帝国主义相勾结,成为奴役中国人民的工具;第三,封建自然经济虽开始逐步解体,但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以及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仍旧存在;第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虽有了一定的发展但现代工交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第五,中国各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第六,中国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程度,为世界所罕见。3、基本矛盾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其中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4、基本任务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反动统治,是近代中国革命的两大基本任务。5、

3、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经济上具有许多特点:第一,帝国主义凭借各种政治经济特权,通过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控制了中国市场,控制了中国的财政金融、交通运输、工矿业和一切经济命脉。第二,本国资本主义经济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第三,自然经济开始初步解体。(第一步是五口通商地区;第二步是东南沿海地区;第三步是广大内陆地区;第四步是西南、西北边疆地区)第四,国内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极为落后。第五,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下,人民生活水平极为低下,其贫困程度举世罕见。二、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经济主权的破坏第一,领土主权的破坏(沿海、内地、边疆)领土主权是一个国家最起

4、码的主权,最主要的主权。领土不完整,领土被侵占,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特征。在鸦片战争以前,中国领土基本上是完整的,基本上是拥有全部领土主权的。但是,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领土开始被大块地分割。首先是香港被英国强行割占,并写进了《中英南京条约》。接着是19世纪50-60年代,沙俄乘火打劫,强迫清政府先后签订了《中俄瑷珲条约》和《中俄北京条约》,强行割占了中国东北地区10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这些领土差不多等于现在中国领土的十分之一,约等于十个江苏省。随后不久,沙俄又割占了我国西部边疆五十万平方公里的领土。第二,司法主权的破坏。领事裁判权,又称治外法权,即外国侨民在中国境内发生一切诉讼或

5、经济纠纷,均由当地领事处理。1843年签订的《中英五口通商章程规定》:中英两国人“交涉词讼,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交给管事官照办”。这就是说,英国人在中国犯了罪,中国政府无权根据中国法律来判罪,而应由英国领事根据英国制定的法律来裁判。这就是所谓领事裁判权。后来,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中也都做了这样的规定。这就使得领事裁判权推而广之,成为一切外国人在中国的共同特权。有了这种特权,外国人就可以在中国为非作歹,任意胡来,而不受中国法律的制裁。第三,关税自主权的破坏海关税收是国家的主要财政收入之一,是不容侵犯的国家主权。每个独立国家,都有权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利益,制定各种关

6、税税率,无需和外国商议,更不容外国横加干涉。但是1842年《南京条约》关于中外协定关税和1858年《天津条约》进一步降低税率等规定,极大地破坏了中国的经济主权。以上条约规定的进出口税率、进口税、出口税、内地关税(又称子口税)复进口税(又称进口半税);鸦片税厘、船钞)等内容,就是鸦片战争后外国破坏中国经济主权的具体表现。第四,海关行政权的破坏海关是随着对外贸易的需要而产生的,是监督进出口货物合法进出国境和征收关税的行政管理机关,是国家政权机构的一个组成部分。鸦片战争以前,尽管随着封建政权的日益腐朽,海关机构也日益腐败,但海关主权还是被清政府掌握。鸦片战争以后,外国逐步夺取了中国海关行

7、政权。如1842年《南京条约》规定外国领事代管外商及税务、1853年英法美三国夺取上海海关、1858年《天津条约》规定中国海关聘请英人帮办,1859年任命英人李泰国为中国总税务司、1863年改任英人赫德为中国总税务司、1865年中国总税务司署迁往北京。赫德把持中国海关48年之久,建立了一整套殖民地海关制度。他长期把持中国海关,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控制中国的财政经济做了大量工作。1908年,总税务司的管理范围逐渐扩展到沿海沿江30多个海关。各关税务司及重要官吏,几乎全都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