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看待中国gdp

理性看待中国gdp

ID:21155569

大小:5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0

理性看待中国gdp_第1页
理性看待中国gdp_第2页
理性看待中国gdp_第3页
理性看待中国gdp_第4页
理性看待中国gdp_第5页
资源描述:

《理性看待中国gdp》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理性看待中国GDP:GDP目前是世界上公认的用来衡量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近年来我国GDP高速增长,2010年赶超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在众多的赞扬声中,我们应该看到GDP在反映就业情况、资源环境、社会福利等方面存在的局限性。因此,我们应该理性看待中国的GDP。  关键词:GDP;就业;资源环境;社会福利    众所周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简称GDP)是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社会经济活动成果的集中

2、体现,目前,这一指标已成为各级政府制定经济发展计划和战略目标的重要依据,并成为家喻户晓、世人关注的经济"晴雨表"。  GDP的积极效应表现在诸多方面。改革开放以来,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正确路线指引下,GDP的高速增长,不仅使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和丰富,增强了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和吸引力,而且极大地提升了我国的国际政治地位。但是,GDP也是一个有很大局限性的指标。随着资源和环境问题的日益加重,GDP越来越暴露出它的缺陷:我国人均GDP与发达国家差距很大,GDP不能反映真实的就业情况,GDP不能反映资源环境

3、的问题以及GDP不能反映社会福利的改善情况。因此,仅就GDP来看,它容易过高地估计经济规模和经济增长,从而给人一种并不全面的社会经济图像。  GDP总量与人均GDP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GDP增长迅猛,以年均10%左右速度增长。2005年,中国GDP总量超过意大利,成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2006年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2007年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2010年二季度赶超日本,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对于世界第二这个看似让人兴奋的位置,我们应当冷静看待。在GDP总量的光环之下,我们更应

4、该注意到我国的人均GDP低下的状况。如果说GDP总量反映了一国的经济发展速度,那么人均GDP则反映了一国的经济发展质量以及民生问题。虽然,目前中国在GDP总量上超过了日本,但我国人均GDP却只为日本的1/10,就2010年来看,我国人均GDP仅为3566美元,在世界排名中位列第99位,这在发展中国家中也算不上佼佼者。单单强调GDP总量,不能反映出人民在经济增长中所分享的成果,因此,在我们追求GDP总量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切实到民生的人均GDP,人均GDP的提高有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稳定,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5、,符合我国和谐社会发展的要求。  GDP与就业情况  GDP反映了经济的增长,而经济的增长正是就业增长的前提,在一定程度上讲GDP的增长将会带动就业率的提高。根据古典经济学理论,经济增长将带动就业,奥肯法则也指出了实际GDP的短期变动与失业率变动的联系,即GDP每下降2%,失业率上升1%。然而,在我国的实际情况却是经济增长与就业率增长表现出了不一致性,其表现在:自2000年以后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的高增长阶段,但GDP的高增长并没有带动就业率的同步提高,相反就业率呈现回落势头。  发生偏差的原因:一方面,投资构成发生

6、变化。投资主要的方向有劳动密集型投资及资本密集型投资,近年来投资主要以资本密集型为主,而资本密集型的投资直接影响的是固定资本的增加,其所带动的就业数额有限。另一方面,我国的产业结构也是产生这种不一致性的原因。我国的第二产业工业中出口所占比例较大,而近年来,出口更多的倾向于技术出口,这样会使技术能力缺乏的人失去工作。而第三产业服务业的对外性要求逐年提高,加大了对工作人员素质的要求,因此也会导致部分人员失业。  GDP增长与资源环境  GDP只反映了经济运行的过程与结果,在GDP高速增长的同时,却忽略了经济活动对自然资

7、源的消耗和对环境造成污染的代价,它仅能反映经济活动中“货币化”的部分,体现经济发展、繁荣的一面,而不能反映对资源、环境的消极影响的一面。  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GDP增长仍然是考核各级干部政绩的重要指标。因此,有的地方政府为了提高业绩,大量引进外资企业,这些外资企业带来了大量的GDP,却带走了利润,同时也利用了我国的资源,破坏了我国的环境。然而,资源与环境的代价却不能在GDP中反映出。同时,我国目前尚处于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中,一方面是GDP的高增长,另一方面却是资源的惊人消耗和数量巨大的污染物排放。因此,GDP

8、带来的对资源环境的负面作用越来越大。2010年两会也指出,我国资源环境的制约越发突出,应当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绿色GDP将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资源方面,2004年,我国原油消耗量占全世界消耗总量的8%,电力占10%,铝占19%,铜占20%,钢铁占30%,煤炭占31%,而创造的GDP仅占全世界总量的4%。经济活动要开发利用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