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行星再也没有撞击地球可能

小行星再也没有撞击地球可能

ID:21177622

大小:6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20

小行星再也没有撞击地球可能_第1页
小行星再也没有撞击地球可能_第2页
小行星再也没有撞击地球可能_第3页
小行星再也没有撞击地球可能_第4页
资源描述:

《小行星再也没有撞击地球可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小行星再也没有撞击地球的可能自古以来就有“杞人忧天”的故事,其实直到今天,科学的进步更让人们担心“小行星碰撞地球“的假设。于是有了牛顿万有引力,有了伽利略自由落体及离心力计算理论,甚至用恐龙灭绝的假设来推断小行星,用天文台观测寻找小行星。来作为小行星对于地球的碰撞的依据。其实,“小行星碰撞地球”这种担心的假设是不存在的。理由如下:一,轨道理论的成立没有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可能。宇宙或太阳系里的所有恒星和行星都有固定的位置和轨道,只有恒星能量的显著转移才有可能引起恒星系的平衡打破。在太阳系,八大行星没有能量和物质的损失,吸收太阳光及太阳粒子流引起的

2、太阳能量损失如果按下式计算地球每年质量增太阳系的主要成员:由左至右依序为(未依照比例)海王星、天王星、土星、木星、小行星带、太阳、水星、金星、地球和月球、火星,在左边可以看见一颗彗星。太阳直径139.2万km,重量1.989*10^33g,表面积6.084*10^10,可见光波长4.09*10^-7.紫外线频率1.227*10^13赫兹光子质量10^-54.每平米接收或释放光子数  水星均日距57,910,000km(0.38AU)直径4,878km质量3.30e23kg密度5.43gm/cm重力0.376G公转87.97地球天自转58.65

3、地球天(Mercury)(0.4天文单位)是最靠近太阳,也是最小的行星(0.055地球质量)。  金星(Venus)平均日距108,200,000km(0.72AU)直径12,103.6km质量4.869e24kg密度5.24gm/cm重力0.903G公转224.7地球天自转243地球天(0.7天文单位)的体积尺寸与地球相似(0.86地球质量),  地球(Earth)平均日距149,600,000km(1.00AU)直径12,756.3km质量5.976e24kg密度5.52gm/cm重力1G(9.8m/s2)公转365.26地球天自转1地球

4、天道圆周长40,075.13km子午圈圆周长40,007.86km平均圆周长40,041.47km表面积510,065,600km^2陆地面积148,939,100km^2(29.2%)水域面积361,126,400km^2(70.8%)体积1.0832073×10^12km^3质量5.9742×10^24kg(1天文单位)是内行星中最大且密度最高的,也是唯一地质活动仍在持续进行中并拥有生命的行星(至今科学家还没有探索到其他来自太空的生物)。它也拥有类地行星中独一无二的水圈和被观察到的板块结构。地球的大气也于其他的行星完全不同,被存活在这儿的

5、生物改造成含有21%的自由氧气。它只有一颗卫星,即月球;月球也是类地行星中唯一的大卫星。地球公转(太阳)一圈约365天,自转一圈约1天。(太阳并不是总是直射赤道,因为地球围绕太阳旋转时,稍稍有些倾斜。)  火星(Mars)平均日距227,940,000km(1.52AU)直径6,794km质量6.4219e23kg密度3.94gm/cm重力0.38G公转686.98地球天自转1.026地球天(1.5天文单位)比地球和金星小(0.17地球质量),只有以二氧化碳为主的稀薄大气,它的表面,例如奥林匹斯山有密集与巨大的火山,水手号峡谷有深邃的地堑,显

6、示不久前仍有剧烈的地质活动。火星有两颗天然的小卫星,戴摩斯和福伯斯,可能是被捕获的小行星。  小行星带  小行星的主带和特洛伊小行星  小行星是太阳系小天体中最主要的成员,主要由岩石与不易挥发的物质组成。  主要的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距离太阳2.3至3.3天文单位,它们被认为是在太阳系形成的过程中,受到木星引力扰动而未能聚合的残余物质。    小行星带拥有数万颗,可能多达数百万颗,直径在一公里以上的小天体。尽管如此,小行星带的总质量仍然不可能达到地球质量的千分之一。小行星主带的成员依然是稀稀落落的,所以至今还没有太空船在穿越时发生

7、意外。  直径在10至10.4米的小天体称为流星体。自转周期  测量小行星带中巨大小行星的自转周期显示有一个下限存在,直径大于100米的小行星,自转周期都超过2.2小时。虽然一个结实的物体可以用更高的速率自转,但当小行星的自转周期快过这个数值时,表面的离心力便会大于重力,因此表面所有的松散物质都会被抛离。这也说明直径超过100米的小行星实际上是在碰撞后的瓦砾堆中形成的。公转碰撞  小行星带高密度的天体分布使得彼此间的碰撞频繁(天文学的时间尺度)。在小行星带中半径为10公里的天体,平均每一千万年就会发生一次碰撞。碰撞会产生许多小行星的碎片(导致

8、新的小行星族产生),而且一些碰撞的残骸可能会在进入地球的大气层并成为陨石。  彗星归属于太阳系小天体,通常直径只有几公里,主要由具挥发性的冰组成。加4.365*1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