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政治冲刺名师点睛

中考语文政治冲刺名师点睛

ID:21185011

大小:2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0

中考语文政治冲刺名师点睛_第1页
中考语文政治冲刺名师点睛_第2页
中考语文政治冲刺名师点睛_第3页
中考语文政治冲刺名师点睛_第4页
中考语文政治冲刺名师点睛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政治冲刺名师点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考语文政治冲刺名师点睛中考语文政治冲刺名师点睛中考语文政治冲刺名师点睛  ■语文  就要到中考了,语文复习还有没有增分的可能?昨天到快报接听中考热线的中华中学骈小荣老师表示,只要复习得法,最后几天的努力甚至可以保证字词、课文默写和文言文三块不失分。保证可以考到90分以上。  字词说起来就是3500个常用字,散见在六本书里。首先要注意在书下注释里带拼音的字,书后的字词表,要求读一读写一写的,还有平时作业里、试卷里的错别字。  教学大纲上规定了50篇必背篇目,里面有大量古诗。如果诗歌部分从今天起每天背十几首,拣个别难

2、写的字、句用手抄一抄,加深点印象。如果是文章,在背熟的基础上,每天再过个七八篇,这样这一块就不大容易失分了。初三以来每次试卷上的关于默写的错误,要把它记住,不要再错了,这一块的分数也就拿到了。  第一步是要把规定的50篇必背篇目里的古文要先复习透。然后再复习那些讲读的文言文,打*号的不看,因为是自读课文。但是在50篇里有一篇《马说》、一篇是《出师表》,这两篇虽然是打*号的,也要重点关注一下。  复习古文时要抓住三点。第一个是加点字解释,重要的是实词,因为实词量比较大,记得要准,还不能写错别字。第二就是重要句子的翻译

3、。尤其是书下注释里句子翻译非常详尽,这就是文章的重点,要把这些翻译详尽的句子记住。第三点就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把书后的思考练习题再看一看,加深理解。  今年要考课内的和课外的古文,凡是考到的课外的古文与课内的古文一定是有联系的。一种方法是把辅导书上的跟课文有关的文言文看一遍。还有就是《中考指导》上的文言文看一看。注意文言文的规律,一个是翻译的时候要字字落实,省略的成分一定要补起来,特别是句子的主语。第二个要注意的是实词活用、古今异译词、还有多义词、文言句式。第三要注意今年要考的五个文言虚词:之、而、于、以、其。  

4、首先就是看几篇同龄人获奖的作文,要看题目新颖的,开头细腻的,看它的内容、看它的结构、看它的写作技巧、看它的精彩语言。写人的和记事的记叙文各看一两篇。议论文并列式论证和递进式论证各看一两篇。  考试时要弄清楚文体特征。建议大多数同学不要去追求新奇,也不要去“反弹琵琶”,写合乎文体要求的记叙文或者议论文。中考的作文如果文体不明,在中考中吃亏很大,一般来讲50分作文只能得10分,总分不可能及格。写符合文体的文章是至关重要的。可以在选材、语言、见解方面驰骋才华,有新意,提高文章的档次。还可以再看看自己平时的作文,哪些文章在

5、什么地方做怎样的修改,就可以成为很好的文章。这样的练习是很有必要的,因为现在没有时间去重新写文章。还要注意回忆生活、观察现实生活,还要注意思考,为考场作文寻找生活中的素材。  首先要注意分清概念,有不少考生失分的原因是读不懂题目。要分清哪些是修辞手法、哪些是说明方法、哪些是论证方法、哪些表达方式,这些概念不能混淆,否则会答非所问。  第二要注意文体特征,弄清楚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这三种文体的特征和它们的要素。  第三要善于抓住文章中的四种句子,中心句、关键句、过渡句、总结句。理解这四种句子,一篇文章基本上理解得就

6、比较到位了。  还可以把平时的试卷拿出来,研究现代文阅读中做错的题目,找出错误的原因。  昨天来到快报接听中考热线的中华中学政治老师沈翠华表示,今年中考政治变化较大。不仅是总分从50分增加到了80分,还增加了不定项选择题。建议最后几天,考生特别要关注时事热点问题。  如何做好选择题呢?要做到“三个审查”。  一是审导语。通过审试题的指导语,确定是哪类选择题,这是解题的前提。二是审题干。通过审题干弄清题目的规定性,明确题目的要求和答题方向,特别要注意关键词语或中心词,这是解题的基础。三是审题肢。看题肢的观点是正确还是

7、错误,再与题干的要求联系起来,决定取舍。  如何选准题项,还采用“四个排除”法。一排误,即排除观点错误或部分观点错误的题肢。二排异,即排除与题干规定性无关的题肢。三排乱,即排除与题干相关,但不符合题干的规定性的题肢。四排颠倒,即要排除与题干变相重复或因果关系颠倒的题肢。  解答非选择题要注意以下几点:  1.审清题意  审题注意审两方面,一是审材料,答题前要仔细阅读,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理解基本内容。二是要审问题,即弄清题目所提的问题,非选择题的问题通常有三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明确答题要求。  

8、2.回归教材  在审清题意的基础上,就可以把从材料和问题中获得的有效信息同所学的教材知识联系起来,找出相关的知识点,为组织答案打好基础。  3.注意多角度分析  近几年来的中考试题一般都具有开放性,材料立意多元;试题给考生留下了多角度思维和答题的空间和可能,答案往往不惟一。当然,多角度不是任意角度,答案多元不是怎样答都可以,“符合题目要求”是解答这类试题不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