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镜历史及中国消化系内镜开展现状

消化内镜历史及中国消化系内镜开展现状

ID:21213521

大小:46.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0-20

消化内镜历史及中国消化系内镜开展现状_第1页
消化内镜历史及中国消化系内镜开展现状_第2页
消化内镜历史及中国消化系内镜开展现状_第3页
消化内镜历史及中国消化系内镜开展现状_第4页
消化内镜历史及中国消化系内镜开展现状_第5页
资源描述:

《消化内镜历史及中国消化系内镜开展现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消化内镜的历史及中国消化系内镜开展现状一、消化内镜的发展内镜一词的英文为“endoscopy”,起源与希腊语,系由字母“endo”(内部之意),与动词“skopein”(观察之意)组合而成,原意为窥视人体深部腔道的一种方法。自1805年德国Bozzini首创利用蜡烛光作光源,应用一根细铁管窥视泌尿道以来,医学内镜有了飞速发展,其过程可大致分为4个时期。早期硬式内镜(1805-1932)早在1805年,德国Bozzini首先提出了内镜的设想,利用烛光,通过内镜看到了直肠、泌尿道的内腔。1826年法国Segales制成了膀胱镜与食

2、管镜。1853年法国Desormeaux利用以酒精和松节油混合液体作为燃料的煤油灯伟光源,观察尿道、膀胱、直肠、子宫等器官。1868年德国Kussmaul在表演吞剑术的启发下,制成第一台直管内镜。他是由一根尖部装有软塞,粗1.3cm,长47cm的金属管制成,利用Desormeaux灯照明。由于硬性部太长,加上照明不足,因而无法清楚的看到胃腔。1880年爱迪生发明了电灯以后,就出现了用电灯或小电珠作为内镜的光源。1881年Mikulicz制作了一根长65cm,14mm直径的硬管视胃镜,在胃镜中下1/3处做成30?弯曲,尖端装一小

3、灯泡,并有空气通道供注气用。它的这一想法使内镜初步具有实用价值。但这类硬直的内镜查到管腔弯曲多变的上消化道中去,不仅操作上相当困难,而且给病人带来了较大的痛苦与损伤。加上小电珠或钨灯丝外部反射光源照明度很低,因而窥视中存在较多的盲区。半可曲式胃镜(1932-1957)1923年Wolf-Schindler研制出半曲式胃镜(semiflexiblelensgastroscope),它是由近段的硬性部和远段的软管组成,由26块段棱镜构成。由于镜身大部分可弯曲,从而使胃粘膜可视面积大为增加。以后Henning和Eder-Huffor

4、d将Wolf-Schindler胃镜硬性部进一步改细,增加目镜放大倍率,以利观察。1941年Taylor在胃镜操作部装上了弯角装置,使末端可作“上”“下”两个方向的弯曲,大大减少了观察盲区。1948年Benedict将活检管道安装于内镜,是胃镜的性能进一步完善。关于内镜照像技术,远在1939年Henning等首次成功的拍摄了胃内彩色照片。1950年日本制作了第一代胃内照相机(gastrocamera),从而部分弥补了Schindler半可曲式胃镜的不足。纤维内镜(1957年以后)1.纤维内镜发展史1957年,美国Hirscho

5、witz制成了第一台纤维胃、十二指肠镜,从而使内镜开始进入纤维光学内镜发展阶段日本在1963年开始生产纤维胃镜,在原胃内照相机上安装了纤维光束,制成了带有纤维内镜的胃内照相机。此外又在纤维胃镜上加上了活检管道,增加了纤维胃镜端部的弯曲结构,采用了光导束外接强光源的冷光技术,终于使纤维胃镜进入了更为使用的阶段。60年代后,日本和美国的科学家对初期的纤维胃镜进行了多方面的改进,例如增加视野光亮度,扩大视野角度,增加胃镜远端多方向弯曲的控制能力,增加活检和治疗管道等;同时由测视式胃镜发展出前视和斜视内镜,使食管、胃、十二指肠可在一次

6、内镜检查中全部被窥见。1963年Overhoet首先研制出纤维结肠镜并应用于临床。1968年Mccune首先通过纤维内镜向十二指肠乳头插管成功,进行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近年来,消化道内镜的应用已由单纯的诊断功能进入非手术治疗领域。经内镜高频电切除息肉、取异物、食管静脉曲张硬化疗法、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经内镜胆管内、外引流,食道狭窄扩张术、置管术以及用国内镜应用Nd-YAG激光和微波治疗消化道肿瘤、止血、经腹腔镜切除胆囊等治疗措施不仅在国外。而且在我国各地也逐步开展和应用。总之,内镜的应用领域尤其是消化内镜有着广

7、阔的天地。2.纤维内镜的光学原理全内反射:传导图像的纤维束构成了纤维内镜的核心部分,它由数万根极细的玻璃纤维组成。每根纤维必须能够将光从一端有效的传递到另一端而不损失过多的亮度,不改变其颜色,同时又不会将光漏入相邻纤维中去,这些是制作纤维内镜导向束的基础。为了达到以上要求,根据光学的“全反射原理”,用于制造纤维内经所有玻璃纤维(核心纤维)的外面必须再被一层折射指数较低的、极薄的玻璃纤维(被覆纤维),以保证所有沿核心纤维传导的光线都能发生全内发射。实际上光线在纤维内传递是有损失的,主要表现在:纤维的自身吸收:纤维越长,光线在纤维

8、内传递的距离越长,光线损失越大。实际上全反射也不是100%,在每一次反射中也有极少量的折射。光线在一根1m长的纤维内传递,需反射数万次,所以每一次反射中的极少量折射,在到达纤维末端时,其消耗量也变得较为可观了。在纤维两端面损失光学纤维束:单根纤维的传递只能产生一个光点,要想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