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

湖南大学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

ID:21276848

大小:373.00 KB

页数:73页

时间:2018-10-20

湖南大学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_第1页
湖南大学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_第2页
湖南大学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_第3页
湖南大学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_第4页
湖南大学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_第5页
资源描述:

《湖南大学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湖南大学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唐松林第一讲教育与高等教育学序人性·教育与教师第一章绪论学习要点序人性·教育与教师一、从人性的规定性看教育的本质二、教育活动过程中教育本质的悖反三、人性的教育对教师职责的要求一、从人性的规定性看教育的本质(一)人本心理学者关于人的本性的观点1.关于人的潜能;2.关于人的价值;3.关于人性发展矢向。一、从人性的规定性看教育的本质(二)马克思主义者关于人的本性的规定1.人性的研究必须从现实的人出发;2.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人类本性是不断改变的。综上所述首先,每个

2、人作为个体的存在,是现实的,可感的对象,他不是虚幻的,超验的,一切对人的认识都必须从这里出发,即承认人是一种实然的存在。·其次,正如人本主义者所描述的人的终极价值在于自我实现,马克思主义者所阐明的人最终会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那样,人性渴求有一个完美的境地,在那个境地,人是对自己本质的真正占有者,即同时承认人又是一种应然的存在。最后,人总是一定社会中的人,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他不是被动地适应既定的存在,而是创造性地、能动地超越种种给定性,实现自己所追寻的自我发展和自我确证。人总是存在于这种实然与应然的肯定与否

3、定的动态过程之中,从这里才能窥见到人之为人的根本。一、从人性的规定性看教育的本质(三)人性视角的教育本质分析1.教育就是发挥人的潜能;2.教育就是发现人的价值;3.教育就是通过文化的传递、内化、融合和创新,使个体社会化;4.教育的本质属性在于引导完备人性的建构与发展。二、教育活动过程中教育本质的悖反1.教师教学中的非人道的惩罚,乃至暴力。以下都是近年《中国教育报》和《中国青年报》记录的事实:——2000年4月3日7时30分,云南省曲靖市令泽县上村中学张立波没有按时完成作业,被罚站,在罚站的时候与同学打闹,被老

4、师聂朝宽掴12个耳光,当天晚上九时死亡。——广西柳州市29中附小美术教师罚全班学生喝“颜料水”。——教师因某学生对所受体罚不满,令全班同学用290根棍将其打进医院,并逼该学生吃下1000只苍蝇。——北京市某小学体育课教师陈红军体罚学生,学生忍受六年,最后联名告状。——为了不承担学生学业不好的责任和不影响自己班级的总成绩,一名教师竟诱导学生去做“智残测验”。二、教育活动过程中教育本质的悖反2.师生交往中的“寻租现象”;——北京的11所学校在学生的报名表上有这样的要求:“请告诉我们你在工作上、事业上有什么优势,以

5、便我们为学校今后的发展掌握家长资源。”——上海、杭州、南京等地,不少中小学家长经常收到学生带回来的“会议通知”,内容如下:“希望你能为学校的创收出些力”;“学校发展研讨”等。除了这些“学校发展”之类堂而皇之的借口外,教师手中所掌握的课堂提问、向学生微笑、给学生当个“官”以获得锻炼的机会、安排好的座位等等权力,都成为“寻租”的资本。在高校,评“优秀学生”、评奖学金、“保送”读研究生等等,都在“寻租”之列。二、教育活动过程中教育本质的悖反3.课堂管理的非人性化;这里引用一位研究者(陈时见)在1998年和1999年

6、初在桂林和柳州的5所小学所进行的实地调查和课堂观察的材料。根据他的研究,学生对自己所在课堂的描述是:课堂完全没有活力,一点也不令人愉快,教师很少采取有效方式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参与。在课堂中,46%的同学感到紧张压抑,教师对课堂上的违纪行为通常采用禁止的方式。而教师普遍(88%)认为,课堂管理中最重要的任务是:“维护教师的权威,保持教学的顺利进行(51%);控制学生的违纪行为,维护课堂活动的秩序”。他们承认,在对待课堂违纪行为时,63%采取立即强行禁止的方式来处理。而研究者10次的课堂观察,发现平均每节课的鼓励性

7、措施为3次,而惩罚性措施为15次,后者是前者的5倍。二、教育活动过程中教育本质的悖反4.教学活动的划一性;随着工业化大批量生产的需要,人才培养也成了大批量生产。这是科学主义至上的恶果。在这种指导思想下,学生在面对同样问题时做出同样反应是教育的理想,不同的答案意味着失败,这是没有任何道理可讲的“绝对命令”。所有内容都是固定的,所有的问题都有既定的惟一答案,教学的任务便是告诉学生这个“惟一”,学生的任务便是将此“真理”记诵如流,当满足这些条件和情景时,给出相应的“真理”条文。这让人想起斯金纳的经典条件反射实验。当

8、特定的刺激出现时,期望白鼠出现特定的反应,否则,便没有食物可吃。学生也在不断地给予同样的训练,刺激与反应联系正确的学生,便如同白鼠可以得到同样“成功”的奖赏,被誉为“好孩子”、“天才”等称号;相反,则被贴上“反应迟钝、笨、傻”的标签。二、教育活动过程中教育本质的悖反5.学校管理的功利性。——在学生平时的学校生活中,应试成为惟一的目标。在中小学校里,学校开设各种各样的辅导班(尚不谈辅导班的经济效益,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