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纾翻译中的增补手法浅析

林纾翻译中的增补手法浅析

ID:21296377

大小:60.6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21

林纾翻译中的增补手法浅析_第1页
林纾翻译中的增补手法浅析_第2页
林纾翻译中的增补手法浅析_第3页
林纾翻译中的增补手法浅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林纾翻译中的增补手法浅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林妤翻译中的增补手法浅析□杨先一摘要:林译小说中大量使用了删节手法的同时,也应用了部分增补的手法。这种手法的应用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林纾认为原文美中不足,有弱笔或者败笔,需要补充和润饰而采取的一种主动的手法;二是为了解决文化差异对读者造成潜在的理解困难;三是林纾依据传统小说的体例,在人物出场前先行以说书人的口吻对人物背景作一个简要的介绍。这种手法的采用虽然对于翻译手法来讲并不可取,但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却能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关键词:林纾翻译增补手法林纾对原文的删节是人所皆知,也容易发现,但是他翻译时对原文的增补,却没

2、有那样引人注目。在许多弹劾林纾翻译的文章中,都认为林纾的翻译有“随意增补”之嫌。一个翻译,把原文忠实地翻译出来,己经非常不易了,为何林纾还要费力去“加油添醋”呢?钱钟书先生是这样说的:“换句话说,林纾认为原文美中不足,这里补充一下,那里润饰一下,因而语言更具体、情景更活泼,整个描述笔酣墨畅。……他在翻译时,碰见认为是心目中的弱笔或败笔,不免手痒难熬,抢过作者的笔代表他去写。”[1】可见,林纾翻译的增补行为,是针对原文的“美中不足”之处和“弱笔或败笔”的一种主动的行为。因为林纾自己也是一名作家,具有非常深厚的文学素养,在

3、见到原文中的薄弱环节,难免会技痒难忍,捉刀代为原作者写作。翻译者这样做,没有人提倡,更多的是不赞成。人们往往会有这样的印象:你这是翻译还是创作啊,跟原作对不上号,改得面目全非了啊。这种印象只是普通人的初步印象,林纾的增补行为对原作是有益还是有害呢?其结果不一而足,我们看看这个例子,林译《巴黎茶花女遗事》中描写马克与公爵在温泉疗养区相识的那段译文:无何女公子死。公爵衔哀,不可以状。一日闲行堤上,柳荫浓翳中,见马克微步苔际,倩影亭亭,酷肖其殇女,因与马克执手道姓氏。我们再把林译和王振声的译文对比一下:一天早上公爵在一条小路

4、的拐弯处遇见了玛格丽特。他仿佛看到他女儿的影子在眼前掠过,便上前拉住她的手。[2】原著没有交代公爵突然见到马克而产生幻觉的环境和原因,在林纾看来,显然是一处弱笔,于是根据自己对原作思想的把握,增加了一些环境和人物心情的细节描写,如“微步”、“倩影亭亭”、“酷肖”、“大惊”等词汇,更能表现当吋的意境,比原文更生动传神,这类增补对读者而言,对理解原文无疑是有益的。再看《黑奴吁天录》中的一个增补的例子:MissOphelialookedverymuchasifshewasafraidsheshouldsaysomething

5、,butsherattledawaywithherneedlesinawaythathadvolumesofmeaningsinit,ifMariecouldonlyunderstandit.(Stowe:pl73)[3]从奥菲利娅小姐的表情看来,她仿佛生怕自己说出什么来,便飞快地舞着编织针。这动作意味深长,只不过玛丽不懂罢了。(彭长江:第214页)[4]亚妃立愤极,不能即答,但见手中针线愈缝愈急,其急缝处,正知亚妃立胸中有无数不平之气,界此针以宣泄也。(林纾:第81页)[5]显然,林纾看来觉得这里是一个弱笔,仅仅写出

6、亚妃生气加快了编织的速度不足以表现她心中的愤怒,于是林纾自己接过笔来,添上了“正知亚妃立胸中有无数不平之气,界此针以宣泄也。”这样一改,加深了读者的理解,比原文更直白,读者更容易理解。再如:“Getin!"saidHaleytoTom,ashestrodethroughthecrowdofservants,wholookedathimwithloweringbrows.Tomgotin,andHaley,drawingoutfromunderthewagonseataheavypairofshackles,madeth

7、emfastaroundeachankle.(Stowe:p96)海留指其所坐之车,麾汤姆上,海留亦继上,取脚镣一,械汤姆。克鲁观之,肝肺咸裂,声嘶而急。(林纾:第43页)上面的两小段写汤姆被海留带定吋的情景,显然,“克鲁观之,肝肺咸裂,声嘶而急”是译者加上去的,0的是为了渲染丈夫汤姆即将被奴隶贩子带走时,作为妻子的克鲁将与丈夫天各一方,悲伤欲绝几至“肝肠咸裂”,这样的增补,对原文的意境不但没有破坏,还有烘托的作用。仔细对比原文和林译过程中,不难发现,林译小说中还有另外有几种类型的增补。一种类型的增补是为了解决文化差异

8、造成的理解困难。同样是起因于当吋中国文化的封闭,西方文化中的典故并不为普通作者所了解,为了在翻译是不失去原文的韵味,帮助读者对原作的理解,译者林纾即站出来,或对原文直接增补,或以译者的身份加注进行解释。这样的增补使读者轻松理解的同吋,扩大了视野,加强了对来自异邦文化的理解。这类例子在《黑奴吁天录》里很多,如:“Why,what&r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