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育模式

浅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育模式

ID:21304578

大小:67.12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0-21

浅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育模式_第1页
浅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育模式_第2页
浅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育模式_第3页
浅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育模式_第4页
浅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育模式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育模式[摘要]培养技能人才的路径有许多,最为有效的就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本文从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出现,从发达国家职教的成功。我国发达地区职教成绩斐然。欠发达地区职教发展的必由之路三方面论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关键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路径近年,“技工荒”、万元工资招聘高级技工或某特种技工的新闻不断见诸报端。面临经济结构调整和严峻的就业形势,“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让无业者有业,让有业者乐业”的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关注。技能型人才的紧缺,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瓶颈。从目前的

2、情况看,职业教育在教学内容、方法和专业设置方面,需要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市场需求更加贴近。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要面向市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职业院校保持毕业生高就业率的重要因素。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谋求自身发展、实现与市场接轨、大力提高育人质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一线实用型技术人才的重要举措,其初衷是让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让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以切实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工学结合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尽管形式多样,但其共同点是学生在校期间不仅学习而且工作。工学结合模式的提出

3、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最早是英国桑得兰德技术学院工程系和土木建筑系于1903年开始实施的“三明治”教育模式。1906年,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大学开始实施与英国基本相同的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称之为“合作教育”。我国最早提出工学结合的是黄炎培、陶行知等职业教育先驱。黄炎培1918年在上海创建“中华职业学校”,推行“半工半读”教育模式,倡导“手脑并用”、“做学合一”;陶行知1930年在南京创办了“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提出“生活即是教育、社会即是学校”等理论,倡导“教学做合一”。工学结合模式之所以百年不衰,特别是近年来在我国职业教育领域蓬勃兴起,充满生机与活力,是因为

4、人们已经更清楚地认识到知识既来自书本,更来自实践;人的全面发展,既需要知识,更需要能力与素质。“中国职业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与企业结合得不紧密,培养出来的学生与市场不接轨。‘学非所用,用非所学’是现在存在的最大问题。”我国著名职业教育专家北京大学职业教育研宄所所长陈宇如斯说。职业孝女育的培养目标强调为生产一线服务,这种培养人才的定位的特殊性决定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活动必须瞄准市场的需求,以更好地为经济社会服务,为企业用人单位服务。通过改革传统的以学校与课堂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行工学结合、与企业深度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将有效地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一、

5、他石之山: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发达国家职业教育成功的关键原因纵观世界发达国家职业教育模式,多数是突出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的教育,例如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三明治”教育、美国和加拿大的“合作教育”、新加坡“校企合作”__教学工厂、日本的“产学合作”模式、澳大利亚以行业为主导的“TAFE”模式等等。他们的成功让我们看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有很多优点,也符合职业教育的特色。德国“校企合作”一一双元制:是学校和企业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培养人才全过程的一种办学模式。“双元制”要求企业和学校共同在职业教育中发挥作用,学生在企业中实践操作、在学校里进行理论学习,企业成为

6、职业教育的主体之一。一般情况是,每周在企业实践3—4天,身份是学徒,在学校学习1一2天,身份是学生。德国的职业学校和国营的及私营的企业有很好的合作关系比如。西门子公司每年要培训7000名学徒,每年要从职业学校招收2000名新学徒,而每年申请学徒的有5万人,竞争很激烈。美国1961年在福特基金会支持下进行一次调查。形成的“威尔逊一莱昂斯报告”认为:工学结合、产学合作,可以让学生们在一线岗位接受职业指导、经受职业训练,了解到与自己今后职业有关的各种信息,开阔了知识面,扩大了眼界;使学生“加深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识”,提高“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深对社会和

7、人类的认识,体会到与同事建立合作关系的重要性”,“大大提高他们的责任心和自我判断能力”,为学生“提供了通过参加实际工作来考察自己能力的机会。也为他们提供了提高自己环境适应能力的机会。”“有助于学生就业的选择,使他们有优先被企业录取的机会”。新加坡“校企合作”一一教学工厂:在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过程中,在借鉴德国的基础上,创建了新加坡自身独特的“双元制”模式一一教学工厂。教学工厂最大创新之处在于将现代工厂的经营、管理理念引入学校,为学习者提供与企业相似的培训环境和经验学习环境,把教学和工厂紧密结合,把学校按工厂模式办。使学生得以在一个近乎真实的环境中学习必需

8、的各种知识和能力址学生一进人企业就能独挡一面。英国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