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交易必知秘密

基金交易必知秘密

ID:21305746

大小:56.5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10-21

基金交易必知秘密_第1页
基金交易必知秘密_第2页
基金交易必知秘密_第3页
基金交易必知秘密_第4页
基金交易必知秘密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金交易必知秘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基金交易必知的秘密   基金这个行业虽然也有种种不是,但相比较于金融行业中的其他分支,最大的优点就在于透明度高。所以对基金公司来说,“作恶”的成本也相对较高。  不过为了吸引投资人,基金营销也往往会在有限的空间里玩出不少花样。加上投资者通常从各类渠道接触到基金,销售渠道以讹传讹的、误听误信的事例亦不胜枚举。基金公司、销售渠道以及投资者之间的认知鸿沟和利益驱动,产生诸多问题。  金融投资产品的一个特点是,你通常很难以好或坏来衡量。即使暂时亏损的产品,你也不能简单认为是坏的产品。但如果有人误导你对这个产品的风险和收益水平产生错误的认识,就形成了所谓“

2、误导”。有些误导是刻意而且有害的,有些则是无伤大雅的。但无论如何投资者都值得读一下我们的文章,让我们告诉你基金产品里的种种九曲回肠。  避实就虚避谈重点  “王顾左右而言他”是最经常有的问题,这在分级基金的营销中显而易见。这种不容易被大众投资者所理解的产品,最近两年可谓热火朝天,其“光辉形象”常常见诸于报端。  自2009年后由于股市不佳,房市受到调控,投资资金相当青睐具有固定回报的理财产品。一年的固定收益率如果能超过2年定期存款利率,或者更高,就能迅速吸引投资者目光。分级基金中的一类新模式也由此诞生。这种形式的分级基金,分为低风险份额A和高风险

3、份额B。低风险份额A通常承诺投资人获得每年浮动的固定收益,比如1.5+一年定期利率,收益来自于B份额的补偿。  此类收益率通常比银行理财产品略高,在基金公司以及销售银行的推波助澜下,往往令投资者趋之若鹜。基金公司将低风险份额A简单定义为“类似固定收益”类产品,但通常不会告诉你所谓“类似”的真正涵义。  一般分级基金的运行期限为3年,正式成立后,可在二级市场上交易。而一旦交易,至少目前来看低风险份额A的折价可能性是100%,而且是大幅折价。这意味着投资者如果想在期限到来之前卖出,必须忍受亏损。这种情况没有任何基金公司会告诉你。  如果你是个精明的投

4、资者,应该会在上市交易后折价买入这种具有固定收益特性的基金,如果持有到期,收益率会大大超越本来所约定的固定收益。但如果没有人在新基金发行时买入A份额,那么实际上这个基金就无法成立,也无法提供这样折价投资的机会。事情于是变得非常有趣。也正是因为这种原因,大家在销售这类新基金时往往三缄其口,决不谈及折价事宜。  自从牛市结束后,现在连高风险B类份额也往往一上市就折价。分级基金在新基金募集时必须半遮半掩才能成功把不明所以的投资者圈进场。尽管这类产品在上市后具有的生命力有目共睹,但其中所涉及的问题也是不言而喻的。  预期和结果的错位  也有很多投资者投资

5、基金后的失望情绪,来自于预期的错位。这种情况不一定是基金公司的主动错误,通常是由于投资者对产品的认识存在偏差,但提供产品的基金公司或者是销售产品的银行都不会主动来纠正你的认识偏差。于是产生了负面的结果和感受。  比如你在6000点的时候去买股票型基金,出于各种利益考量,基金公司或者银行都不会拒绝你申购基金。但最后你可能要面对将近50%的亏损,而且有可能从2007年至今都没能解套。股票型基金按照契约规定是不能抛光股票的,所以基金随着指数的下跌,大幅亏损是必然现象。这是产品本身的特点。  但另一方面,当不明所以的投资者蜂拥而至时,金融机构通常极力煽动

6、这种投资的情绪,这却是众所周知的秘密。投资者在决策过程中,如何加深对基金产品的理解就显得极其必要。  有些投资者以为债券基金风险很低,就等同于绝不会发生亏损。事实上,只有货币市场基金从出现至今没有发生过亏损(虽然理论上也有亏损的可能性)。债券类基金由于通常涉及打新股,或者股票二级市场投资,某些情况下可能发生亏损,而且去年的确也出现过。虽然长期(1年以上)来说,债券类基金的亏损往往只是暂时的。此类情况,基金公司通常不会特意知会你这些细节。  再比如债券分级基金,虽然名称上显示债券,但其高风险份额B在二级市场上的波动幅度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以超过股票分

7、级基金。大多数人对此并不了解。所以投资者在决策前,一定要再三了解产品的特性,否则很容易出现预期和结果不匹配的情况,并且从情感上觉得自己受骗了。  灌输理念的误读  还有一种比较普遍的情况,来自于基金公司理念的灌输,俗称“洗脑”。常常会有人告诉你,基金一定是要长期投资的,选基金的时候要选品牌基金公司的产品等等。其实这些话说得也没错,但这些所谓投资界(微博)的真理都是有前提的。  过去几年里,这种案例多不胜数。当年名噪一时的某基金公司,在2007年牛市尾声时发行了一只QDII产品,主要投资于亚太市场。尽管这家公司也在能力范围内对产品做了解释,但名声在

8、外抵不过蜂拥而至的人流。人们误以为只要一家公司的某只基金表现好,那么其他基金必然也会一样。这些迷信明星基金公司的投资者,至今还深套其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