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的困境与出路

语文的困境与出路

ID:21327377

大小:60.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1

语文的困境与出路_第1页
语文的困境与出路_第2页
语文的困境与出路_第3页
语文的困境与出路_第4页
语文的困境与出路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的困境与出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语文的困境与出路..毕业教了三十多年语文,留下了许多遗憾,产生了许多困惑。当今的高中语文教学现状更加令人担忧,几乎陷入绝境,出现了教和不教一个样,学多学少一个样的怪现象,搞得老师没法教,学生没法学。一、尴尬:难以立足时下母语水平下降,让有识之士痛心,同母语相关的语文教学备受关注,而直接与语文打交道的语文教师更加尴尬。1.决策失误,让语文陷入泥潭高考是指挥棒,高考试卷的命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语文教学的方向,..毕业怎么考就怎么教,考什么就教什么这似乎成了语文教学的潜规则。出题者一味为难学生,出学生的蹩脚。如现代文阅读最后一道探究题,学生怎么去探究,拿什么去探究。在短短的二十分钟里

2、阅读一篇千余字的文章(小说或散文),且不说读后是否了解作家创作的意图,就说要完成四道简答题也是相当的难了。再说命题者用自己主观思想情感理解作品,提供一个答案,让缺乏生活阅历和社会经验的学生去思考、解答,而学生写出的答案要和命题者提供的答案吻合,如果不是这样,就大大扣分,此题20分,一般学生只得五六分。这么多年来,高考命题和平时教学就是玩着“躲猫猫”的游戏。总分160分的语文平均分在及格线上下。因此学生只重视短期效应的数学、英语,把语文扔在一旁。在学生心目中,语文总是主科中的副科。2.社会冷落,让语文甘于沉寂说起语文,人们总是怀着敌对的心理,在所有的基础教育学科中,语文受的责骂

3、最多,在所有的教师中,语文教师受的批评也最多,人人都可以对语文教师指手画脚,于是乎口诛笔伐:社会抨击、家长指责、领导打压、舆论封杀、同行讥讽。在这种强大的攻势下,语文老师有口难辩,欲罢不能。社会“冷落”语文是必须直面的,且不说在全社会外语、数学应考辅导大军中不见语文的身影,遍布神州大地的疯狂英语把语文学习挤压到了难以立足的境地,也不说一些大学自主招生轻视母语,就连有些教师、领导、家长一看到学生读有关语文方面的书籍就认为是不务正业,更有甚者连一些小学生家长都不主张孩子在语文上多花些工夫,他们宁可让孩子课余上奥数、英语辅导班,也不让孩子多读点书。在一切看成绩、一切追求急功近利的今

4、天,学生和其他课任老师都认为语文属于高投入少产出的学科,把工夫用在数理化、英语上,成绩立马提高。其实这是一种短视,只不过一贯采取的“标准答案训练法”使得这种训练比较容易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而这些分数的提高,是以语文学科受到更大的挤压甚至牺牲为代价的。3.教师漠视,让语文走调变味在应试教育的今天,语文是最难提高成绩的学科,学习内容多,目标不好把握,方法难以确定。有的老师信奉“多讲总比少讲好”,不厌其烦地满堂灌,不敢越雷池一步。分析有板有眼,板书有条有序,归纳有点有面。一课下来,黑板写满了,老师讲累了,学生听睡了。而更多的年轻教师则热衷课件,将所要讲的全部内容做成课件,课堂上缺少

5、了必要的读、思、议环节,其效率极其低下。出现了下面几种情况。一是阅读无法。阅读没有科学性,缺乏计划性及必要的指导,教者不能引导学生走进时代,了解作品写作背景;不能引导学生走进文章,了解文章写作特色、技巧;不能引导学生走进作者,了解作者写作目的及意义。为了应付考试,对好端端的一篇文章进行肢解,左分析右鉴赏,揣摩一些也许连作者当年根本就没有虑及的所谓深意及效果,让学生胡思乱想地去解答,其结果驴头不对马嘴,可笑的是老师还照着答案自圆其说,强迫学生接受(如果离开答案,老师是说不出个所以然的,这正是语文教学的悲剧所在)。二是作文无效。面对作文题目,教者既不帮助学生解题,又不引导学生辨题

6、;既不帮助学生选材,又不引导学生拓宽思路;既不明确训练的目的,又不提出具体的要求,只是泛泛地提一些大而空很难落实到位的要求,学生一动笔就陷入困境。还有的老师误导学生,凭老经验,将已受到否定甚至摒弃的所谓成功经验,津津乐道地介绍给学生,让学生进行套作、仿作,结果使学生撞得头破血流。三是训练无果。受功利思想影响,教师只注意传授知识,不重视传授学习方法,只注意训练,不重视效果,有的老师还信奉“多练总比少练好”,于是像数学老师那样“地毯式轰炸”,像英语老师那样全面开花,课上挤时间练,自习课见缝插针练,节假日抢时间练,练得多,讲得自然就少了,来不及讲就将答案投影给学生,或干脆把答案贴上

7、墙,学生忙着抄答案,来不及就干脆不看,其效果就可想而知了。4.社会浮躁,也导致了语文教学的浮华语文教学似乎总是喜欢玩着新花招,总是喜欢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在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对传统教法作了全盘否定,出现了一些完全放开的教学模式。有的老师不在提高效率上下工夫,而一味使出新花样,为了达到轰动效应,在教师精心策划下,一个崭新的面貌出现了:课堂上,老师离开讲台,从知识疏通到讲解,从问题提出到争论到解决都由学生主宰,俨然是一堂高效的课。试想,在这样一个充满欺骗、表面繁荣的课堂上,学生究竟会学到什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