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月考试卷 (2)

初一语文月考试卷 (2)

ID:21330218

大小:48.50 KB

页数:28页

时间:2018-10-21

初一语文月考试卷 (2)_第1页
初一语文月考试卷 (2)_第2页
初一语文月考试卷 (2)_第3页
初一语文月考试卷 (2)_第4页
初一语文月考试卷 (2)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一语文月考试卷 (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初一语文月考试卷(2)  初一语文月考试卷  滨海县条港初级中学季克飞  一、基础知识及应用。  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酝酿(yùn)应和(hè)发髻(jì)素瑞绿潭(tuān)....  B、沿溯(sù)镌刻(juān)羞涩(sè)春华秋实(huá)....  C、属引(zhǔ)芊芊(qiān)不屑(xuè)根深蒂固(dì).....  D、迸发(bèng)澄清(chéng)摇曳(yè)锲而不舍(qiè)....  2、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轻尔易举付诸行动兴高彩烈一劳勇逸

2、纵横交错    赏心悦目  3)  A、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赶热闹)...  B、大概,春日融融,秋波澹澹,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形容暖和)..  C、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毒辣).  D、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后生小子想要干什么?(事物的复杂性)....  4、下列说法有误一项是()  A、郦道元的《水经》不仅是一部地理志,也是一部山水游记和民俗风土录,它对研究我国古代的历史、地理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B、《春》这篇散文中,作者通过视觉、听

3、觉、触觉、嗅觉去感知春天,敏锐地抓住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的特点,从而把充满生机的春天景象,描写得细腻精彩,给人以美的享受。  C、“突然,他跳起身来”是由于“仿佛遭到了闪光的突然袭击”。“闪光”这个比喻句生动地描写了“灵感”产生时的情景,灵感往往是在长期的苦苦的思考中由某一现象触发而产生的。  D、莎士比亚,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戏剧家之一,主要作品有《李尔王》、《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梦》等等。  5、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这些桌子,从七十年代开始就伴随我了,如今已是老态龙钟了。....

4、  B、这些“小发明”的创作者,大都有一双灵巧的手,一脑袋想入非非的新奇构思。....  C、大多发明家都善于从细小、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中看出问题,追根求源。....  D、我们今后一定要戒骄戒躁,再接再厉,取得更好的成绩。....  6、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有无扎实的基础知识,是我们进一步搞好学习的重要前提。  B、我们必须随时纠正和及时发现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  C、读了这篇文章之后,对我们教育太深刻了。  D、在校篮球比赛中,三班被我们打败了。  7、将下列选项依次填入文段的空缺处,顺序

5、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在生命的旅程中,能拥有那来自四面八方的种种提醒,该是多么令人欢欣鼓舞啊。提醒,可以是婉转的和风细雨,也可以是,可以是寥寥的片言只语,也可以是,可以直对相知的友人,也可以面向,可以是面对面激烈争辩,也可以只是。  ①素不相识的陌生人②走了火的雷霆霹雳  ③悄无声息的一个暗示的眼神④不停地絮絮叨叨  A、②④①③B、②③①④C、④③①②D、④②①③  8、文学文化常识填空。  (1)《汤姆?索亚历险记》自1876年问世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青睐,其作者是美国著名作家。  (2)名胜古迹对联往往

6、蕴涵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根据下列对联内容,联系所学的古诗文,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名胜古迹。  ①四面湖山归眼底②黄鹤偶乘沧海月  万家忧乐到心头白云常带楚江秋  9、名句填空。  海日生残夜,。物华天宝,。,,此事古难全。  10、按要求填空。  (1)《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原名》,话剧《茶馆》。  (2)读完《斜塔上的实验》的人,都会被伽利略那种勇于创新的精神所打动,你能不能从伽利略的事迹中总结出几条关于知识创新的经验,并写下来。  ①  ②  (3)默写《春》中结尾的三个比喻句,并说明其顺序不能颠倒的原因

7、。  原因:  11、根据的提供的语境,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比喻句。  当阵雨过后,雨洗的草原更加清新碧绿,像块巨大的蓝宝石,那缀满草尖上的水珠,,。  12、请根据下列表格提供的内容和数据,用比较的方法在横线上填写一个恰当的句子,与上下文的语意保持一致。  表1表2  从这两组数据的对照中我们发现,    。上网聊天应该讲真话是网友美好的愿望,可在现实中,网上聊天之言又令人难辨真假。  13、班会课上,班主任因为你没有及时打扫饭台而大发雷霆,但今天却不是你值日,这时,你应该站起来对班主任说:“  ”。  二、阅

8、读题。  (一)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xī).  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  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yǎn)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