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源于生活归于生活

数学源于生活归于生活

ID:21334202

大小:5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1

数学源于生活归于生活_第1页
数学源于生活归于生活_第2页
数学源于生活归于生活_第3页
数学源于生活归于生活_第4页
数学源于生活归于生活_第5页
资源描述:

《数学源于生活归于生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数学源于生活归于生活一、理念背景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活动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我对数学教学生活化进行了尝试与研究,力求让学生从身旁熟悉的事情中发现数学,通过身边的事情学习数学,把数学知识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收到了一些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课例研究  注重生活体验,使教学目标生活化。  1.知识与技能:借助学生非常熟悉的事物用比较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让学生对大数进行感受。如在使用计算器进行较复杂的计算过程中,让学生体会计算器使用方法,计算速度快的特点。  2.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教

2、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3.价值取向:使学生积极性得到持久保持,能让学困生“吃得着”,优秀生“吃得饱”。  4.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的制定不仅要以教材依据,还要以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为依据。在充分了解学生的要求后,再按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等方面,制定出学生跳起来够得着为准的教学目标。所谓生活化是指我们的教学应确立能灵活反映社会现实的发展需求及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目标体系,使教学目标成为连接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及学生个性发展的枢纽。否则无视学生的认知水平,漠视现实生活,只能产生宽泛和拔高的目标,自然不会有知行合一的效果。  三、教学环节  (一)学

3、生课前调查,从实际生活中引入  课前调查问题:P103试着做做1题,P87本章引言问题。  师:请同学们说说课前调查的结果。  生:我测量数学书的厚度约为0.9厘米,可以计算出这些书摞起来的高度约是9000米,相当于一座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比它还高一点儿。按上题测得的数据把2002年全国初中在校生的数学书摞起来约有56.7万米高,比珠穆朗玛峰高很多。  师:相当于几座珠穆朗玛峰的高度之和?  生(马上用计算器计算):比64座珠穆朗玛峰的高度之和还要高。  (二)再现生活,在生活情景中体会  生合作交流P103试着做做3题时,师巡视时发现两小片段。  生1:一年大约有多少

4、天上学?生2:200天吧,你看我们寒假放5周,暑假5周,五一和十一两周。这样一年52个星期就剩下40周了,再去掉周六周日两天休息。就大概剩200天了。  生1:你真厉害,知道得这么清楚。生2:我们都念七年级了,差不多总是这样,只不过你没注意罢了。  (三)一起探究,到现实生活中拓展  P103一起探究问题,学生探索交流后汇报结果。  生:我们按一年365天,一天8小时工作日计算,小华大约需10年才能打完这些数字。把所有数字打印在16开的纸上,大约要打印33.6万页。若按一张纸一页算,打印的纸摞起来大约有33.6米高。  生:我们组也是这样算的。小华大约需10年才能打完

5、这些数字。大约要打印33.6万页。但我们是按一张纸两页算,打印的纸摞起来大约有16.8米高。  (四)知识迁移,于生活实践中应用  师提问:P104页练习。学生交流讨论。  课后我们数学组的部分成员共同坐到一起来分析这堂课,我对这堂课的感觉是:虽然设计得完整,但效果似乎不是很明显。同组的教师认为学生活动量虽不小,但由于学生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不同,有的学生活动进行不彻底,只能解决前部分问题,后部分问题生只能观望其他同学。而且全是教师巡视引导学生,大体都是教师设疑,学生回答,一问一答,学生自主性体现不强。于是,课后我仔细反思了这一节课的得与失,将我的课前内容做了相应改动,

6、课间又布置了有关内容,在另一个班级进行教学。  (一)学生课前调查,从实际生活中引入  P103试着做做1.一年我们大约有多少天在校学习。2.①卢龙到北京的距离。②秦皇岛到哈尔滨的距离。③你喜欢的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3.自己随意敲打数字键的速度。  师:请同学们说说课前调查1题的结果。师:请根据你调查的结果做做P87本章引言问题,并与珠穆朗玛峰比较。  (二)再现生活,在生活情境中体会  师:让学生汇报调查2、3并记录下来。  师:完成P103试着做做3题。(几乎没有出现2班那种情况的阻碍)  (生合作交流,大约五分钟后汇报。)  师:顺便问一句,你是怎样知道卢龙到北

7、京的距离?  生:我是用地图上的比例尺计算卢龙到北京的距离。  生:我是查火车列车时刻表得到的。  (三)一起探究,到现实生活中拓展  (让生完成一起探究后。)  师:同学们课前都调查了自己打数字键的速度,若让我们来打π的这个近似值大约用多长时间?  生1:12年。生2:18年。生3:21年,我都老了。学生发出一阵阵惊叹。  (四)知识迁移,于生活实践中应用  (完成P104练习后。)师:依据本题的倡议,如果我们每人每天节约0.3升水,请同学们课后调查一下我县全体初中在校生一年的节水总量。课后,我们又坐在一起共同探讨这节课,我以为这节课要比在2班有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