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谈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ID:21343869

大小:5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21

谈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及对策_第1页
谈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及对策_第2页
谈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及对策_第3页
谈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及对策_第4页
资源描述:

《谈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谈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及对策:F239文献标识:A:1009-4202(2011)07-000-01  摘要审计人员必须在审计工作中谨慎行事,使审计风险降到最低限度,从而保证审计工作质量的提高。审计风险按其形成原因,可分为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探测风险。要控制审计风险,首先要对审计风险进行正确估计,合理地测定审计风险。其次应根据审计风险的概率制定审计程度,并且按现有总风险的大小来分配审计资源。再次,在执行审计实施方案,进入报告阶段后,如果得出被审计单位有问题的结论,那么在审计报告中就应描述通过审计所发现的该单位的重大缺陷、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  关键词审计风险原因对策    所谓审

2、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可能错误地确定审计范围、审计的性质和规模,或可能做出不正确审计结论的概率的大小。审计风险产生的条件:一是被审计单位有重大问题,而审计人员却未能查出;二是被审计单位没有什么错误,而审计人员却得出被审计单位有重大问题的结论。这二种风险,都会给审计工作带来危害。因而,审计人员必须在审计工作中谨慎行事,使审计风险降到最低限度,从而保证审计工作质量的提高。审计风险按其形成原因,可分为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探测风险。  固有风险是指被审计单位业务活动存在缺点和出现弊端的可能性,是被审计单位业务活动的性质及其外界环境条件造成的结果.在审计工作中,应该有一种能估计和评价可能存

3、在的缺点和弊端的方法,亦即风险估计方法。固有风险估计方法必须考虑一些因素:一是环境因素,被审计单位的意见往往能反映出这方面的问题。二是职能因素。例如(1)新近实施的法规或规定的多少。一个新的法规或规定,在刚开始执行时,出现重大问题的概率往往比平常时期大;(2)职责不明确,或职责规定得不清楚,能导致经济业务活动在经济性和效能、效率方面而产生缺陷。三是资源因素。例如(1)支出的类型。某些类型支出比其它类型的支出风险要大。(2)资源不足。资源(人力、物力、财力)的短缺往往导致效率不高。四是经营因素。例如:(1)经营的复杂程度。随着经营复杂程度的增大,业务重复和效率降低的概率往往增大;

4、(2)积压的工作量过多,可能表明存在失职或效率的缺陷。五是管理因素。例如;(1)管理缺乏经济效益观念,可能增大各种缺陷、弊端;(2)管理者对业务活动和被审计单位缺乏了解,会增大缺陷出现的概率.六是人员因素。例如:(1)审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技巧与所担负的任务不相称,审计人员的技能过高、过低或不对口,可能表明存在着不经济和无效能的缺陷,并相应增大降低经济效益的概率;(2)审计人员没有接受培训的机会,可能增大出现各种类型重大缺陷的概率。七是片面经验的因素.例如;被审计单位以往接受内部审计或外部审计迄今已有较长时间以及以往审计中发现被审计单位问题或优点多,均可能增大出现重大缺陷的概率。

5、前者(问题多)导致审计人员盲目地持否定态度,后者(优点多)导致审计人员盲目地持肯定态度。  控制风险是指由于被审计单位的管理部门或财务部门控制不良,因而不能防止或查出固有风险所产生各种重大缺陷的可能性。被审计单位的各种控制,应是用来控制审计对象所特有的各种缺点的。因此,审计人员需要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各种固有风险,以便能知道哪些控制是适当的、哪些控制是不良的那些已投入使用,那些尚未投入使用,以此作为制定审计标准的依据。  探测风险是指被审计单位有许多缺点和弊端,审计人员却未能发现所产生的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一是审计工作不着重检查存在缺陷和弊端的部分,二是审计程序尚不足以查出存在的

6、实际问题;三是审计人员尚不具备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探测风险包括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抽样风险是对审计样本所作的测试结论与对总体所有单位所作的结论不相同的风险。宜采用统计抽样法和非统计抽样法,以降低抽样风险,非抽样风险是审计程序使用不当而造成的差错,采用配备人员、培训人员讲究方法、加强监督、认真审计工作底稿档案等方式,有可能大幅度减少非抽样风险的发生、并且一旦发生了差错,也能及时发现井纠正。  要控制审计风险,首先要对审计风险进行正确估计,合理地测定审计风险。测定审计风险概率的公式是:某种选择的风险=发生某种情况的概率x该情况的重要性或影响的大小.财务收支审计主要是用来证明被审计单

7、位所编制的财务报表的正确性和合法性。在以查帐为主的财务收支审计中,需要考查的总体是比较均匀的、有公认的、明确的审计标准能比较清楚地说明差错的内容。而经济效益审计却把我们带进一个有较多主观因素的概率的领域。所谓主观概率,是指一个事件发生或不发生的可信程度。可信程度是以证据和科学知识为依据的。客观概率与主观概率的差别,取决于对某一事件估计的精确度与估计过程中进行判断的精确度、精确度越高,则差错越小。要控制审汁风险.其次应根据审计风险的概率制定审计程度,并且按现有总风险的大小来分配审计资源。如果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