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杉醇的研究

紫杉醇的研究

ID:21352433

大小:4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1

紫杉醇的研究_第1页
紫杉醇的研究_第2页
紫杉醇的研究_第3页
紫杉醇的研究_第4页
紫杉醇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紫杉醇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紫杉醇的来源研究历史和药物研究进展生技091汪骏09640131摘要:紫杉醇是目前最新的具有很好疗效的抗癌药物,本文对自紫杉醇发现以来的研究历史和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的说明。关键词:紫杉醇;历史;来源途径;前景1紫杉醇的研发历史1.1 紫杉醇及其抗肿瘤机理的发现紫杉醇的研究最早溯源于1856年,德国科学家Lucas·H从欧洲红豆杉(T·baccata)的叶中提取到了粉末碱性物质,即紫杉碱(Taxine)[1]。但此后的100多年中进展缓慢,直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光谱技术飞速发展后,才得以进行比较深入的研

2、究。1963年,美国化学家M·C·Wani和MonreC·Wall从太平洋红豆杉(T·brevifolia)树皮中分离得到了紫杉醇的粗提物。1964年采用KB细胞毒性方法证实该粗提物对离体培养的鼠肿瘤细胞有很高的活性。1969年确定了该粗提物中对KB细胞具有毒性的有效成分是紫杉醇。1971年,Wall和Wani从太平洋紫杉树皮中分离出紫杉醇。同年,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确定了其化学结构为一种四环二萜化合物[2.3]。在紫杉醇发现之后并未立刻引起人们重视,1975年发现它对黑色素瘤有很强的活性后,1977年

3、被确定为候选药物开始作临床前实验,随后发现紫杉醇对乳腺癌、结肠癌、支气管癌、卵巢囊性腺癌、子宫内膜癌等有很强活性,1978年确定了紫杉醇的剂型,为临床试验奠定了基础[4.5]。1979年,爱尔伯爱因斯坦(Alber·Einstein)医学院的SusanHorwitz及其同事发现和报道了“紫杉醇”具有独特的微管活性,具有多种抗肿瘤作用,它能与微管蛋白质结合,形成稳定的稳管束,并使其被解聚,将癌细胞停止在G2晚期或M期,抑制细胞复制,阻止癌细胞Z增殖。这一奇特的功效引起了NCI(美国国立癌研究所)的高度重视

4、,促进了临床试验工作的进行[6]。1.2 紫杉醇临床试验与运用美国于1980年完成了紫杉醇制剂研究,并开始毒理学研究和临床试验。紫杉醇I期临床试验始于1983年,在1983~1987年,确定了人类的最大耐受剂量和剂量限制毒性。开始时,病人有时发生严重的过敏反应—这主要是由于紫杉醇乳针中的助溶剂造成的。后来发现降低滴注速度可以减轻这种反应;紫杉醇的Ⅱ期临床试验(1988~1989)主要研究试验药物对各类患者的有效性,共进行了5组。II期临床试验结果表明:紫杉醇对晚期卵巢癌和转移性乳腺癌有明显的疗效,其中晚

5、期卵巢癌的总响应率为56%、治愈率为15%,转移性乳腺癌总响应率为30%、治愈率为10%。此外,紫杉醇对非小细胞肺肿瘤、前列腺肿瘤、上胃肠道肿瘤和白血病也有一定的疗效;1990年进入紫杉醇的III期临床试验,主要是确定剂量、给药时间和有效性试验,共进行了5次189名患者的III期临床和300名患者的附加临床试验。最终确定治疗应用每5ml含30mg紫杉醇的乳针(含助溶剂)加入葡萄糖盐水输液中,缓慢连续滴注24h,剂量为135mg·m-2,3周为1个疗程[6]。1991年NCI与美国百时美施贵宝(BMS)签

6、署合作研制协议,1992年NCI将紫杉醇转让给百时美施贵宝。美国FDA于1992年12月29日5生技091班汪骏09640131正式批准紫杉醇作为治疗晚期卵巢癌、肺癌、子宫癌等的治疗药物上市。美国癌症协会所长伯罗德(Brode)将紫杉醇誉为近15年来发现的最主要的抗肿瘤新药。紫杉醇作为一种广谱、高效、毒副作用小的抗癌药物,已在40多个国家应用,并在临床上广泛运用于治疗卵巢癌、子宫颈癌、乳腺癌、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胃癌、喉癌、肝癌、食道癌、膀胱癌等恶性肿瘤。近几年来,医学研究进一步发现紫杉醇除抗癌作

7、用外,还有其他医疗效果[7.8]。它可用来治疗若干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牛皮癣、湿疹等,这将大大增加紫杉醇的应用领域及销售量。2增加紫杉醇来源的途径1993年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的癌症治疗部主任Chabner进行了初步统计,美国接受紫杉醇治疗的患者已从1.5万人增至5万人之多,而全世界应接受紫杉醇治疗的癌患人数应为几百万人至几千万人。每人1个疗程就需要2g紫杉醇纯品,平均每个患者至少需要十个以上的疗程,才能有明显的效果,即全世界目前的需求量每年就应有数十至数百吨紫杉醇纯品入药。寻找新的来源已成

8、为主要的研究方向[9]。2.1红豆杉不同部位提取紫杉醇目前主要通过红豆杉树皮提取生产紫杉醇,但这对野生资源无疑是一种破坏,红豆杉在世界范围内不仅含量少,而且生长缓慢,此种方法是不可取的。为了扩大紫杉醇来源,人们试图从红豆杉植株的其它部位提取紫杉醇。KeithWitherup测定了6种红豆杉枝叶和茎中的紫杉醇含量发现T.mediacv.Hicksii,T.Canadensis,T.cuspidatecv.Capitata和T.brevifol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