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望望岳教学课件

春望望岳教学课件

ID:21388090

大小:30.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0-21

春望望岳教学课件_第1页
春望望岳教学课件_第2页
春望望岳教学课件_第3页
春望望岳教学课件_第4页
春望望岳教学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春望望岳教学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春望望岳教学课件春望望岳教学课件春望望岳教学课件春望望岳教学课件  【教材简析】杜甫早期作品《望岳》感情基调热情奔放;后期作品《春望》感情基调舒缓沉郁。  【教学目标】  1.力求从停顿、语速、重音、语调四方面做到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理解诗意,掌握诗的主要内容。  3.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学生预习;教学课件;  【教学方式】教学、自学、互学联动,练习辅助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语:同学们,唐代被视为中国各朝代旧诗最丰富的朝代,因此今天有“唐诗,宋词”之说,而唐诗思

2、想艺术的集大成者又当数素有“诗圣”之誉的杜甫,他的诗歌可谓是写尽了人间的疾苦,世事的沧桑。今天,就让我们再学两篇老杜的诗歌——《望岳》和《春望》,感受一下他的现实主义诗风。  2.走近“诗圣”杜甫(请一名同学朗读作者资料):  杜甫,字子美,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看到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转折,就用诗歌抒写情怀,反映时事,其作品思想深刻,风格沉郁顿挫,形式多样。由于他的诗真实的反映了所处的时代,后世称为“诗史”;又由于他能忧国忧民,被誉为“诗圣”。代表作品:“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

3、《登高》等。  3.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出示幻灯片,学生齐读,以便起到集中学生注意力的作用。):  (1)力求从停顿、语速、重音、语调四方面做到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理解诗意,掌握诗的主要内容。  (3)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学法简介:  学诗三读法:  诵读:解决生字词,做到熟读成诵;译读:了解诗歌主要内容;悟读:悟出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授此法,为学生以后自学诗歌做好铺垫。)  二、尝试三读法教学、自学《望岳》:  1.诵读《望岳》:  (1)注意正确读音:夫(fú)眦(zì)  (

4、2)朗读提示:停顿(二一二、二二一)、语速(适中)、重音(有轻重变化)、语调(热情奔放)  学生齐读后订正字音;教师从停顿、语速、重音、语调四方面做指导并范读;学生自由读;找一个同学诵读并请学生点评;教师与学生合读,达到熟读成诵。(通过以上多次朗读,基本完成熟读成诵的教学目标,并给学生今后诵读诗歌的技巧以指导。)  2.译读《望岳》(这一环节采用学生自学法):  请用优美、流畅的语言描绘诗意,并思考:每两小句都是从哪个角度“望”的(比如高、低、远、近等角度)都“望”到了泰山的什么特点  交流自学成果:  远望:

5、拔地而起、参天耸立  近望:神奇秀美、遮天蔽日(虚实结合、比喻)  细望:高远、幽深  极望:高大雄伟  (学生自学,既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又能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请同学们想象着这如此高大雄伟、神奇秀美的五岳之尊就矗立在我们的眼前再来诵读这首诗歌。  3.悟读《望岳》:  面对这座雄伟俊秀的泰山,发出“凌绝顶”的誓言,作者仅仅是想抒发这种登顶的心愿吗(补充写作背景:写于作者25岁的青年时期,诗人正胸怀壮志。)  主题思想:誓要登上泰山顶峰,即登上人生顶峰的远大抱负。  三、运用三读法,小组互学《春望》

6、:  根据导学提纲小组互学:  1.诵读《春望》:  (1)明确字音、字形:搔()zān()  (2)如何停顿感情基调怎样(补充写作背景:这首诗写于作者44岁之时,此时唐代正处于由盛转衰的“安史之乱”之时,社会动荡不安,百姓流离失所。)(深沉)  2.译读:  (1)请用富于文采的语言描绘诗意,并明确下面词语的意思:三月;短  (2)这首诗前四句写出了衰败的国势,后四句写出了百姓的离苦。  3.悟读:这首诗传达出了作者哪些感情(提示: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沉重感情。)  班级内交流小组互学成果。  (采

7、用小组互学,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同时,可以使学习在最短时间内达到最高的效率。)  四、当堂写练:  1.请用下面格式概括诗的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事、景、物),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抒发了)……(品质、精神、哲理、道理、感情等)。  2.请用下面格式谈谈你对诗歌的理解:  从,句诗中,我感受到了。  3.赏析你最喜欢的两句诗。(方式:描绘诗意+手法+手法的作用+感情)  4.“阴阳割昏晓”这句诗“割”字炼字炼得好,请说说好处何在  以上最少选一至两个小题完成练习,全

8、班交流。(设计这样四道练习题,是对学生对本节课学习内容的检测,前两道题,属于基础题,全体同学都应完成,后两道题是对本节课内容的一个升华,班级至少三分之一的学生可以完成,是分层次教学观念的一个体现。)  五、小结:同学们,到此,我想大家对诗的内容和作者的感情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是一个“望”字,很好的向我们呈现了早年英姿勃发的杜甫和中年历尽沧桑的老杜形象,杜甫的命运算是造化弄人吗我想,更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